-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2012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气藏工程指导》陈小凡:2012年3月22日
沙三上2砂组: 440 m, 上限 其它各层组 : 250 m, 下限 开发方案设计 1、产能建设规模 0.6×108m3、0.8×108m3、1.0×108m3、1.2×108m3、1.5×108m3。 2、开发井网及开发层系 用一套井网开发四套层系,逐层段上返。 采用不均匀井网,分3个阶段布井,每一阶段大致稳产3年。 3、产能接替 通过层间接替和井间接替实现气田的稳产。 4、开发方式 整个气藏考虑为衰竭式开发 考虑沙三下回注干气保持压力开发 谢谢! * * 物质平衡法计算气藏采收率 * 生产动态资料确定采收率 天然气采收率:41.4-67.7%, 平均55% 凝析油采收率:11-30%, 平均20% * 综合确定气田采收率 天然气采收率55% 凝析油采收率25% * 天然气地质储量为84.43×108m3,为中-小型气田 四套层系叠合含气面积为25.2 Km2,储量丰度3.35×108m3/Km2,为低丰度储量 气藏埋深2576-4090m 为中深—超深层气藏 千米井深稳定产量<1×104 m3/d,为低产气田 凝析油含量在138.5-1000g/m3,为中—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 储量综合评价 **气田沙二下砂层对比图 砂体呈条带状、透镜状,一般厚度大 (4-10m),延伸长度远(0.5-2km) * **气田沙三中砂层对比图 砂体呈条带状、透镜状,层薄而分散, 厚度一般1-4m,延伸长度200-600m * OWC A B C 原始地层压力pi(MPa) 深 度 (m) A B C D D E E D p D p D p 开发方式: 地层能量衰竭方式开发 保持地层压力开采 衰竭式开发: 投资相对较少 采气工艺技术相对简单 较高的天然气采收率 凝析油采收率低 产能试井资料解释 (1)气井产能以低产—特低产层为主 无阻流量 5×104m3/d 11层,64.5% 无阻流量 5-50×104m3/d 5层, 29.5% 无阻流量 50×104m3/d 1层, 6% (2)沙二下、沙三上的产能高于沙三中和沙三下 (3)气井产能与有效厚度关系不明显 (4)气井产能与射开气层层数有一定的关系 (1)统计方法预测 当kh?20×10-3μm2·m时: (R=0.9947) 当kh20×10-3μm2·m时: (R=0.7446) 无阻流量与地层系数(kh)关系曲线(kh20) 无阻流量与地层系数(kh)关系曲线(kh20) (2)数学模型预测 开发层系的划分: 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水动力学特征具有相似性 每一套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可以保证满足一定的采气速度 开发层系之间应具有稳定的隔层分隔 开发层系的划分不应过细,以减少建设工作量。 含气井段长达1515米 纵向上非均质性强,流体性质差异大 具有稳定分布的隔层 气田储量丰度低、井控储量小 一套开发井网开发四套含气层系,多层合采、逐层系上返的开发方式。 布井方式: 均匀布井 非均匀布井 **气田凝析气藏: 地质情况复杂 断裂系统发育 整个气藏被多组断裂系统分割成小的区块 储量分布极不均匀 单井产能差异大 非均匀布井 井距 渗透性好、单井控制储量大的区块采用500m井距 渗透性差、单井控制储量小的区块井距小于500m井距 * 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方案及气藏工程部分) 陈小凡 2012年3月 * * * * * * **气田钻井情况统计表 * * * * * * 长811 长812 长813 长811 长812-1 长812-2 长813 * * * * * 储层基本特征 ●砂岩粒度细、碎屑成分杂、填隙物含量高、成分成熟度低 ●砂层薄而不发育,连通性差 ●储层物性以低孔低渗为主 ●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为主 ●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和伊/蒙混层含量最高 ●储层敏感性较强 * * 流体分布复杂 4套含气层系 气层埋深在2576-4090m 含气井段约1515m 气水分布复杂,纵向上分布三套气层 水层集中分布在沙二下—沙三上1砂组,之下水层不发育 * * Ⅰ类储量 Ⅰ+Ⅱ类储量 储量构成图 * **气田沙三上有效厚度图 地质储量16.12×108m3 I类储量7.41×108m3 * ※天然气地质储量16.12×108m3,主要分布在构造南部9个断块,占84.8% ※储量品质较好,I类储量7.41×108m3,占46%。 ※与上报探明储量15.96×108m3相比,含气面积扩大了6.94km2,储量增加0.16×108m3,说明该层系储量落实,但丰度变低。 *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