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科学]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课件
中国环境形势严峻 资源能源浪费严重,面临制约经济发展的挑战; 工业污染仍十分严重,“双超标”问题,排污总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城市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农业污染、生态破坏严重; 来自国际社会的挑战. 山东省的主要环境问题 (1)结构性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 工业结构以资源开发型为主,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纸、化工、建材、火力发电和煤炭、石油开采等产业比重较大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在全国的位次分别为第3位、第1位、第3位 2001年全省造纸行业COD排放量、电力燃煤行业SO2排放量、水泥建材行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工业排放总量的57.6%、51.0%和81.3% 山东省的主要环境问题 (2) 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和浪费并存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49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6、世界水平的1/24,属水危机区。 河流径流不足、自净能力差,主要河流断流时间延长,湿地日趋萎缩,水生态平衡失调。 部分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产生大面积漏斗区和海水入侵。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高耗水行业比重较大,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64%。农灌用水浪费大,地表水利用率仅有26.4%。 山东省的主要环境问题 (3)城市环境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大气以煤烟型污染为主 机动车尾气污染呈加重趋势 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扰民比较严重 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电磁辐射源逐年增加,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威胁 山东省的主要环境问题 (4)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6.35万Km2 土壤沙化、盐渍化威胁依然存在 土壤沙化、盐渍化面积占全土地面积的11.7% 植被恢复较慢,森林覆盖率偏低 人均森林资源不到全国人均的1/5,结构不合理,生态功能降低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近海赤潮危害加重,渔业资源趋于枯竭,海岸防护林遭到破坏 “白色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山东省的主要环境问题 (5)固体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6000多万吨,历年累计贮存量达3亿多吨,占地面积3200多万m2,严重污染环境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标准普遍较低,围城现象仍未解决 危险废物和医院医疗废物大部分未得到无害化处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省环保局2006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显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遏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水环境状况与2005年相比,在全省经济增长14.7%、降水量减少三成的情况下,全省河流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年均值下降了13.1%,氨氮浓度年均值下降了4.2%,水质污染总体程度有所减轻,但对省控66条河流142个断面监测发现,劣于Ⅴ类水的仍有77个,占54.2%;2006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比上年增长8.2%,为30.2亿吨,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氨氮排放总量比上年下降1.2%,为8.3万吨;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96.2万吨,比上年下降了2.1%。 ??????? 据了解,截止到2006年底,全省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03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2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55%以上。 “十一五”环保目标 到2010年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要使重点区域和城市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0%。 山东省全省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要分别比2005年降低22%左右、削减16%以上;60%以上的水体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17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全年的90%以上;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率分别达到95%、100%;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完善科学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末端治理的局限 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经济效益低,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企业失去了积极性。 资源能源浪费严重,一些原本可以回收的原材料,在末端治理中被埋掉或排入环境,造成浪费和污染。 末端治理大多都不能从根本上清除污染,而只是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转移。 末端治理一般都是生产过程中的额外负担,从经济上讲,仅有投入,没有产出,造成了环保、生产两张皮,许多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 我国颁布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 清洁生产是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时的出发点,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要首先考虑防止和减少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