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5型动车组资料终稿版无修订.doc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RH5型动车组资料终稿版无修订

CRH5型动车组资料汇编(征求意见稿) 目 录 共60项,其中2项待路局出台文件后制定。 第一部分 管理内容 3 一、动车组司机管理办法(完成) 3 二、动车组司机一次乘务作业标准(三运用) 6 三、动车组司机岗位职责(部文摘录) 11 四、动车组司机培训考核办法(完成) 11 五、动车组语音记录转录分析办法(三监控)部分内容需要修订 12 六、动车组司机出退勤管理办法(完成) 13 七、动车组外公寓待乘管理办法(完成 ) 13 八、动车组发车有关规定(完成) 14 九、动车组添乘管理办法(完成) 14 十、运行揭示、IC卡管理办法(完成) 15 十一、地勤司机职责(完成) 15 十二、动车组配备电台使用方法(完成) 16 十三、动车组司机室防火制度(完成)路局正在制定文件 17 十四、监控设备使用管理办法(三监控) 17 十五、动车组监控记录转录分析办法(三监控) 20 十六、动车组司机乘务作业随身携带物品(完成) 21 十七、动车组退勤反馈制度(完成) 21 第二部分 调车走行、库内作业 22 十八、动车组重联作业规定(三运用)(待部、局下达相应文件要求完善) 22 十九、动车组回送有关要求(完成) 22 二十、调车作业安全控制措施(完成) 24 二十一、动车组出入哈尔滨客技站管理办法(完成) 24 二十二、动车组出入皇姑屯动车所规定(完成) 26 二十三、动车组北京站调车作业关键点及安全卡控措施(完成) 27 二十四、哈动车所K6道接触网隔离开关的管理办法(完成) 28 二十五、动车组库内动车司机库内接车检查、试验程序(完成) 28 第三部分 发车、运行 28 二十六、动车组开、关车门有关规定(完成) 28 二十七、动车组发车有关规定(完成) 29 二十八、调度命令传递、核对有关规定(完成) 29 二十九、CRH5型动车组制动机使用要求(完成) 31 三十、动车组按标停车控制措施(完成) 31 三十一、动车组司机与随乘司机联系办法(完成) 31 三十二、动车组司机途中就餐的规定(完成) 32 三十三、电气化区段人身安全控制措施(完成) 32 三十四、运行中换班制度及有关要求(完成) 33 三十五、折返站换乘程序(完成) 33 三十六、动车组途中信息反馈制度(完成) 34 三十七、动车组车机联控制度(完成) 34 三十八、报告标准用语、时机及方式(完成) 35 三十九、限制机车鸣笛有关要求(完成) 35 四十、动车组手比姿势及呼唤时机(完成) 35 第四部分 非正常行车 38 四十一、非正常行车使用行车凭证时的操作规定和注意事项(部分内容不准确) 38 四十二、区间被迫停车后的处理办法(完成) 39 四十三、运行中发生交通肇事处理办法(完成) 39 四十四、区间上车顶处理故障的作业方案(完成) 39 四十五、动车组被迫停在接触网分相无电区处理办法(完成) 40 四十六、发现接触网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办法(完成) 40 四十七、受电弓故障时的应急处理办法(完成) 41 四十八、接触网停电时列车运行办法(完成) 41 四十九、特殊天气行车办法(完成) 41 五十、动车组2小时内的机车救援联接处理办法(无需外部电源供给)(待定) 42 五十一、非正常行车呼唤应答标准用语(完成) 42 五十二、动车组及“前行列车”故障救援处理预案 42 五十三、动车组司机运行途中出现特殊情况(完成) 43 第五部分 行车相关知识 43 五十四、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基本知识(完成) 43 五十五、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操作使用办法及注意事项(完成) 45 五十六、哈尔滨-北京间分相点明细及有关要求(完成) 49 五十八、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完成) 55 五十九、哈尔滨-北京间多方向车站信号显示含义(完成) 56 六十、关键车站运行办法(完成) 59 第一部分 管理内容 一、动车组司机管理办法(完成) 基本要求: 动车组司机从机务段符合条件的优秀司机中通过考试、考核选拔产生,选拔考试工作由路局机务处组织,选拔考试合格人员报铁道部,铁道部组织复试,录取人员由铁道部统一组织安排送西南交通大学进行动车组操纵技能及专业知识培训,经强化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动车组司机驾驶证,持证上岗。 1、热爱本职工作,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技术业务素质,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对技术精益求精. 2、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机务专业及机务相近专业),担任司机职务两年以上,并安全乘务10万公里以上的现职电力机车司机. 3、年龄45岁以下,符合《铁路机车乘务员职业健康检查标准》(TB/T3091-2004),且生理、心理指标达到有关要求。 作为全国铁路动车组的首批司机,作为第六次大提速的先行者,应该有过硬的技术业务水平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次提速是中国铁路史的一次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