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 杂文学的兴盛勃发
第六讲 杂文学的兴盛勃发 一、唐代散文的发展脉络 (1)古文运动——贞元后期,在韩愈的倡导及柳宗元的大力支持下,出现了一次影响广泛的意在恢复先秦两汉以散行单句为特征的古代散文文体和文风的改革,文学史上称为“古文运动”。 (2)散文与骈文的并行交替发展。 骈体文的发展改造; 古文理论的探讨与写作; 文以明道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不平则鸣 学习古文途径、方法、写作要求 强调作者的道德修养是作文的根本;博采先秦两汉诸家众长;贵创新;“文从字顺”和“词必己出”。 影响:杰出创作成就,使改革文体和文风终于成就蓬勃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唐文坛活跃着一大批古文作家。 晚唐文风:韩门子弟片面发展韩愈奇异生涩险僻的主张,使得古文又渐趋衰落,骈文又再度卷土重来。 晚唐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知识点 : (1)三十六体——晚唐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都擅长骈体文,三人齐名,又都在其人兄弟中皆排行第十六,故有此称。他们大力提倡四六文,重辞藻、典故、声韵、偶对,向唯美主义方向发展,并将骈文广泛应用到书信、公文、表奏等各种文体中,尤以李商隐骈文最具代表性。 (2)晚唐小品文的勃兴。 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 1、初盛唐。 地位:传奇小说初步发展时期。 特点:作品数量少, 内容还和六朝志怪小说相去不远, 艺术上不够成熟。 代表作品: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 张鷟《游仙窟》等; 2、中唐。 地位:传奇小说兴盛时期。 特点:作品数量多, 单篇传奇为主,题材分爱情、神怪、佛道、历史、逸事, 现实色彩浓厚,艺术上成熟,名篇名家很多。 代表作品:陈玄祐《离魂记》、沈既济《任氏传》、《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陈鸿《长恨歌传》等。 3、晚唐。 地位:传奇小说的衰落期。 特点:出现大批传奇专集;倾向于搜奇猎异、言神志怪,六朝遗风复炽,现实内容受到削弱;新的题材,剑侠作品。爱情传奇名篇。 代表集:牛僧孺《玄怪录》、李复言《续玄怪录》、牛肃《纪闻》、薛用弱《集异记》、袁郊《甘泽谣》、裴鉶《传奇》、皇甫枚《三水小牍》、张读《宣室志》等。 代表作:杜光庭《虬髯客传》,袁郊的《红线传》和裴鉶的《聂隐娘》,裴鉶的《昆仓奴》; 《无双传》 ,皇甫枚的《步飞烟》、牛僧孺的《崔书生》、裴鉶的《裴航》等。 (一)它展示了一幅缤纷流动的唐代社会生活画卷 1、对男女自由忠贞爱情的热烈歌颂: 2、唐人热烈浪漫风雅的社会时尚: 《笑林》: 有睹邻人夫妇相谐和者,夫自外归,见妇吹火,乃赠诗曰:“吹火朱唇动,添薪玉腕斜。遥看烟里面,大似雾中花。”其妻亦候夫归,告之曰:“每见邻人夫妇,极甚多情。适来夫见妇吹火,作诗咏之,君岂不能学也?”夫曰:“彼诗道何语?”乃诵之。夫曰:“君当吹火,为别制之。”妻亦效吹,乃为诗曰:“吹火青唇动,添薪黑腕斜。遥看烟里面,恰似鸠盘茶。” 3、对背弃和破坏爱情幸福的社会势力和行为的暴露批判: 封建门阀制度对自由婚恋的摧残压迫 。 “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掷杯于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 (《霍小玉传》) (二)塑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李娃形象:(作品选P402) 一旦大雪,生为冻馁所驱。冒雪而出,乞食之声甚苦,闻见者莫不凄恻。时雪方甚,人家外户多不发。至安邑东门,循里垣,北转第七八,有一门独启左扉,即娃之第也。生不知之,遂连声疾呼:“饥冻之甚。”音响凄切,所不忍听。娃自阁中闻之,谓侍儿曰:“此必生也,我辨其音矣。”连步而出。见生枯瘠疥疠,殆非人状。娃意感焉,乃谓曰:“岂非某郎也?”生愤懑绝倒,口不能言,颔颐而已。娃前抱其颈,以绣襦拥而归于西厢。失声长恸曰:“令子一朝及此,我之罪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