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脖山1#隧道.doc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脖山1#隧道

目录 前言 1 1 设计资料 2 1.1 工程概况 2 1.2 地形地质等条件 2 1.3 设计标准 2 1.4 计算断面资料 2 1.5 设计计算内容 2 1.6 设计依据 3 2 隧道断面布置 4 3 围岩压力计算 6 3.1 隧道深浅埋界定 6 3.2 围岩竖向均布压力 7 3.3 围岩水平均布压力 7 4 隧道初期支护设计 8 4.1 衬砌形式的选择 8 4.2 初期支护设计要求 8 4.2.1 支护形式选择 8 4.2.2 支护参数选择 8 5 隧道衬砌设计与计算 12 5.1已知资料 12 5.2 拱顶的计算 12 5.2.1 几何尺寸 12 5.2.2计算各项特征数值 13 5.2.3求解多余力x1和x2 18 5.2.4求拱顶的内力 19 5.3 边墙的计算 20 5.4 弹性抗力、弯矩和轴力图 22 5.5 二次衬砌设计 23 5.6 防排水设计 23 5.6.1 防水 23 5.6.2 排水 24 6 施工组织设计 26 6.1施工总体施工方案选择 26 6.1.1 隧道进出口附近地段施工方案 26 6.1.2 隧道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26 6.2 施工场地、人员配备及进度安排 26 6.2.1 场地布置 26 6.2.2 人员配备 27 6.2.3 进度安排 28 6.3 洞内施工辅助设施布置 30 6.3.1 洞内施工排水 30 6.3.2 洞内施工用电 30 6.3.3 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 30 6.4 隧道施工具体措施 31 6.4.1 施工测量 31 6.4.2 洞口开挖及边、仰坡施工 32 6.4.3 洞身开挖 33 6.4.4 洞身初期支护 35 6.4.5隧道二次衬砌 37 6.4.6洞内防排水施工 38 6.5 隧道工程施工顺序 39 6.6 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及安全保证措施 40 6.5.1 工程质量控制 40 6.5.2 工程进度控制 41 6.5.3 安全控制 43 7 爆破参数设计及爆破图表 46 7.1 钻眼及爆破器材选择 46 7.2 钻爆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46 7.2.1工艺流程 46 7.2.2钻爆设计 47 7.3 技术要求 54 7.4 爆破效果监测 56 7.5 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7 8 概预算表格 58 9 结论 80 致谢 81 参考文献 82 附录A 译文 83 附录B 外文文献 91 前言 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的世纪。尤其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公路、铁路及隧道工程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尤其隧道和地下工程,更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地下工程的专业人才迎合了时代的要求,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 作为地下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我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对隧道、地铁等工程的设计、施工有了初步认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个人四年所学到知识的检测,也是我走向社会之前的一次历练。 本设计隧道名为双脖山1#隧道,设置为两条分离式单行隧道,全长610m,属中隧道。本设计严格遵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以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并参考《地下结构静力计算》、《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建筑施工》等书籍,进行隧道的结构与施工组织设计。设计过程中虽遇到很多困难,但最终圆满完成。 本设计本着参考实践,工程类比,大胆创新的原则,对隧道进行结构及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全文均由本人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独立完成。隧道设计参考工程实践经验以及现有参考文献,争取做到设计处处有所依据。但是,有些地方资料不太齐全,均采用工程类比法,力求设计合理。 感谢在设计过程中给予我巨大帮助的李永靖老师和其他地建教研室指导老师,同时,也感谢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同学。 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设计难免有错误及纰漏之处,欢迎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作者 2010年6月 1 设计资料 1.1 工程概况 双脖山1#隧道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较简单,山顶呈尖凸状、锥状,庄河端坡度较缓,为15°-32°,盖州端坡度较陡,为45°-68°。山体总体呈近东西走向,最高海拔241.0m,最低海拔143.7m,相对高差97.3m。 1.2 地形地质等条件 线路区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春秋两季多风。年平均气温9.1~9.9℃,极端最高气温36.0~36.8℃,极端最低气温-25.2~-26.5℃,年平均降水量606.8~757.4mm,年平均蒸发量1416.7~1797.0mm。从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为冰冻期,标准冻深为1.10m。 测区地层岩性主要为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永宁组(Qny)变质砂岩。 1.3 设计标准 设计等级: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 地震设防烈度:Ⅶ级 1.4 计算断面资料 桩号:K37+570.21; 地面高程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