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pptVIP

[高等教育]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第一章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

第一节、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一、古代新闻传播溯源 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使用过的经过加工的海蚶壳,和青海民和县阳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制喇叭筒,都是远古民进行社交和传播活动的物证。 到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处土横议,战火频仍。统治者们需要发布政令,通报政情军情,诸子百家游说四方,宣扬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这时传播活动更为频繁。 在《墨子》、《吕氏春秋》、《左传》中都有早期传播活动的记载,新闻传播的政情、军情等方面情报都是最新的信息。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所记的“大叔完聚,缮用兵,将袭郑。……公闻其期”等,这些可以算做早期的广义的新闻传播。 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文字产生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头传播。 2、绘画传播。譬如,有人在河中捕到了鱼,便在河岸的沙滩上画下那种鱼的图画,以昭示后来人在此捕鱼。 3、烽烟和旗鼓。主要用于传递军事号令。烽烟用于示警,旗鼓用于指挥进退。有诗云“战火连三处,烽烟照五京”便指于此。 4、木铎。《术?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其中的“铎”,据贾疏云:“皆以金为之,以木为舌,则曰木铎,以金为之则曰金铎”。据说三代周秦时期,有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在各地采风。木铎成为早期新闻事业的象征。以上传播活动和文字无关,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手段都更为多样化了。 三、纸张产生前的传播载体 金石碑刻 1、 金石碑刻是指镌刻在金属青铜器具和石碑或山石上的金文和石刻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铭文。钟鼎文信息量更为集中,信息保存的时间更长。主要作用是为了传播。 2、 石刻与秦汉以后取代了金文在传播史上的地位。原因是它不仅具有金文的优势,还具备了金文没有的取材方便、价值较低、大小随意且便于传播的诸多优点。 另外石刻的功用也渐趋扩大:首先歌功颂德的对象不限于帝王:其次石刻的内容也极其广泛,不限于赞颂。 时效性较强、影响较大的文字传播载体,主要是竹、帛和“露布”。 竹子劈成片称为简,简以绳相穿,称为“策”。简上面可以用笔书字,传之四方。 帛即绢绸。古时只有达官贵人和宫廷才用得起 露布:露布起始于汉魏,是一种帛制在旗子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的传播媒体。 内容虽然大谈国威帝德,但更主要的是用来传递军事捷报。 特点:公开性和时效性都很强,传播面也较广,是报纸诞生以前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一种新闻传播媒体。 第二节、唐代新闻传播媒介的演进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先有新闻事业的国家。 中国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了报纸的萌芽;中古时期,有了报纸的雏形。 一、邸报话题 新闻事业与新闻传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新闻传播的历史,同人的历史一样古老。 而作为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而展开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Journalism)则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才开始形成的。 其最初形态往往是所谓报业(press),具体说就是报纸(newspaper)。 邸报 我国最古老的报纸,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邸报。 邸报,是我国古代报纸的统称,而非某种具体报纸的名称。 名称起源于“邸”。“邸”是我国古代地方政府机关在京城设置的办事处。邸报的产生最迟不晚于唐代。 邸报:中国古代官方报纸的通称。邸报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皇帝的起居言行、皇帝的谕旨 2、官员的升迁、任免、赏罚 3、臣僚的奏、疏 4、其他信息。包括一些军事信息。明代始,也出现过一些社会新闻类信息。 邸报所载信息来源主题是官方的,其渠道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它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报纸。 但它又不同于官方文件,对各级官府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同时内容带有新闻性,所以我们将之称为原始形态的报纸,即古代报纸。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之一。 既然新闻事业的原始形态是报纸,那么解决了邸报的起源问题,也就解决了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起源问题。 邸报起源于何时? 关于邸报的起源,代表性观点: 一、周朝说,以美、日学者为代表。 二、汉朝说,以戈公振先生为代表。 三、宋朝说,以朱传誉先生为代表。 四、唐代说,以方汉奇先生为代表。 周朝说 提出这一观点的有: 日本学者 后藤武男 著有《新闻纸研究》      杉村广太郎 著有《新闻概论》 美国学者 白瑞华 曾参与主编《申报周报》 汉朝说 持这一观点的有日本学者楚人冠,英国学者安东尼斯密斯和中国新闻史学者戈公振。 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里,提出了邸报起源于汉代的观点。 依据是《西汉会要》里的一段话,其中说到当时郡国在京师所设的办事处:邸。 邸的日常工作是“通奏报,待朝宿”,即所谓“下情上达”。 但这些论据都不足以证明汉朝已经有了报纸。据有些学者证明汉朝的“邸”,都与后来的“邸报”无关。现存的汉朝文献资料中,也看不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