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用的PPT课件演示文稿幻灯片医学教育策划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Pyrethroid insecticides;一、天然除虫菊;;Gnadinger(1935)认为用于杀虫的是一种红花除虫菊(Chrysamthemum roseum Bich)
1940年在南斯拉夫的达马提亚地区(Dalmatia)发现,真正用于大量杀虫的栽培品种是毒效更强的白花除虫菊(Chrysanthemum Cinerariaefolium),含A.I.1%,最高达1.5%。;⒉传播
1840年左右在波斯栽培(或产于中国)
19世纪中期传至欧洲
后半期传至日本(1885)及美国
20世纪初传至非洲;;40’s中-70’s 主产东非(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最高年产量2-2.2万吨
目前 肯尼亚、坦桑尼亚、厄瓜多尔、乌干达、刚果、日本、澳大利亚、我国江苏、云南、台湾等地。
含量 花: 0.8-1.5%
茎叶:0.15%
根: 无;除虫菊素为黄色粘稠状液体,在碱、强光、高温(60℃)下不稳定(需加增效剂),不溶于水,安全无药害。
除虫菊(0.7-1.0%)
加工剂型 除虫菊乳油(3%)
油剂、气雾剂、蚊香
卫生害虫:蚊、蝇、蜚蠊
防治对象 家畜害虫:厩蝇、角蝇
贮粮害虫:米象;㈡除虫菊花中A.I.的研究
1909年 藤谷(日本)首次从除虫菊花的乙醇提取物中性组分中分离出有杀虫活性的浆状酯,称Pyrethron。
1923年 Yamamoto 山本(日本)作了验证,并对酸部分氧化降解分离鉴定出反式蒈酸酮,首次证实环丙烷结构。;;1945年 美国Laforge和Barthel发现了瓜叶除虫菊素Ⅰ、Ⅱ两组分的结构,除虫菊素侧链的结构,并开发了巧妙合成环戊烯醇酮的方法;;;(2)极不稳定(光、热易分解)、残效期太短、价贵,农业上不能使用。
菊酸:侧链(偕二甲基)
菊醇:不饱和侧链
(戊烯酮环);二、人工合成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特点
⑴八个异构体 以1R,3R(+)反式,S(+)异构体对家蝇毒力最高(LD50=0.24?g/蝇),是毒力最低的1S,3R(-)反式,R(-)异构体(45.2?g/蝇)的500倍。;⑵强触杀、击倒快,药效比除虫菊素差(尤其对蟑螂)。
⑶蒸气压20℃,9.33×10-3Pa,可加工成蚊香,电热蚊香片。
⑷残效短,光敏感(稳定性比Pyrethrin稍好)
⑸低毒:大鼠口服LD50:685(♀)-1100(♂)mg/Kg;⒉其它主要品种
到72年,共合成约19个品种(包括异构体约33个品种)。
⑴苄呋菊酯(Resmethrin)和生物苄呋菊酯(右旋反式异构体)(Bioresmethrin);Resmethrin
①触杀作用强、高效;②击倒差
③光稳定性比天然除虫菊素高
④毒性比天然除虫菊素低 大鼠口服LD50=4240mg/kg
;Bioresmethrin
①非常高效
②极低毒 大鼠口服LD50=8600-8800mg/kg
生物苄呋菊酯对家蝇等害虫的相对毒力;⑵胺菊酯 Tetramethrin
日本Kato(1963) , Sumitomo Chemi,Co.
①击倒作用强,毒杀差,有复活现象。对5龄大豆毒蛾触杀毒力为phoxim的1/9,DDT的4倍。
②光解速度为除虫菊的1/10。
③可与触杀毒力高的药剂复配,防治卫生害虫可加增效剂。;⒊光稳定性的开发研究
⑴菊酸及其取代物研究
①二卤乙烯基类似物
Farkas(1958)
代替异丁烯侧链上甲基
为第二代Py菊酸部分的结构奠定了基础。
②增加环丙烯上甲基取代数
松井(1966)
为甲氰菊酯菊酸结构
奠定了基础;⑵菊醇及其取代物研究
从苄菊酯的研究 (氰基)苯醚菊酯
①二甲基苄菊酯
dimethrin
②4-烯丙基苄基菊酯
benethrin(高杀虫活性)
③4-炔丙基类似物
(效力最大);④2,6-二甲基-4-烯丙基类似物
效力最大
⑤苯甲基苄基衍生物
间位取代物比对位取代物效力大几倍
⑥苯醚菊酯 phenothrin
⑦氰基苯醚菊酯
cyphenothrin
在苄基C原子上引入-CN,使活性大大提高;㈡第二代拟除虫菊酯
UK Elliott,Michael(1976,1980两次获英女皇奖)
在环丙烷羧酸的>C=C<侧链上的两甲基以卤素取代和以3-苯氧基苄醇作为菊醇部分而合成的酯,解决了对光不稳定问题,完成了第一代Py(仅用于室内防治害虫、牲畜体外寄生虫及贮粮害虫)向第二代Py转变。
可用于农林害虫,成为农药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⒈氯菊酯
permethrin
NRDC-143
Elliltt (1973 布莱顿会议)
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