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庄浪二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docVIP

甘肃省庄浪二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庄浪二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高考资源网 语文试卷(详解)w@w%wk*s%5$u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高考资源网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钟鼓馔(zhuàn) 玉荆杞(qǐ) 觳觫(sù) 便嬖(bì)w@w%wk*s%5$u B.商贾(ɡǔ)云集 干瘪(biē) 纰缪(miù) 联袂(mì) C.清风夜唳(lì) 朝暾(dūn) 欢谑(xuè) 聚讼(sònɡ) D.扪(měn)参历井 詈(lì)骂 莅(lì)临 愆(qiān)期 解析:B项“瘪bi씓袂mèi”;C项“暾tūn”;D项“扪mén”。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锻炼 惆怅 坚忍 拾人牙惠 B.松驰 涣散 寥廓 委屈求全 C.斑斓 宣泄 福祉 惹是生非 D.帐蓬 蜂拥 等侯 两全齐美 解析:A项惠—慧;B项驰—弛,屈—曲;C项全对;D项蓬—篷,侯—候,齐—其。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2009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B.模拟辩论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兴起的一种比赛项目,这是一项侧重于人们言辞表达能力的比赛,被称为剑拔弩张的竞赛。w@w%wk*s%5$u C.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罄竹难书,我却独爱此两句。 解析:“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B项“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可用“唇枪舌剑”;C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D项“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高考资源网 答案:A 4.★(2010·新创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庆60年盛典吸引了海外网民的广泛关注,他们通过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等网站,纷纷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的称赞和对新中国60岁生日的祝福。 B.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合肥市人民政府摘取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这也是他们首次跻身此项殊荣。 C.2010年本市房屋登记部门的个人房产信息纸质档案将实现数据化,所有区县房管部门都可逐渐实现二手房过户“立等可取”。 D.在赛后拥有与自己知名度相当的代表作,成为关乎选秀歌手成败的生死命题,没有一两首传唱度很高的好歌,歌手的人气终成镜花水月。 解析:A项缺谓语,在“纷纷”后加“表达”;B项搭配不当,“摘取”与“荣誉称号”、“跻身”与“殊荣”不能搭配;D项前后不一致,一面“拥有代表作”对两面“成败”。 答案:C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5~7题。 现代诗的“有”与“无” 《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纵向来看,《贞一斋诗说》说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用散文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从这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 一是有诗意,无语言。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诗人在外在世界里不经意地积累着感情储备和形象储备。长期积累使诗人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特别敏锐的诗美触角。一个偶然的契机,诗人就“感物而动”,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要表现这个“有”,诗人又面临困窘。诗美的本质就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至言无言,诗美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会。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刘禹锡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 w@w%wk*s%5$u 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有如禅家所说:“有是无有,无有是有”。“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 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从“有”到“无”,诗人总是避开体验的名称。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能。诗人注重“隐”。《文心雕龙》写道:“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