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曲
1.(山东省烟台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模块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煞江南。
(1)试简要分析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古典诗歌的意境,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你认为此曲属哪一种?简要举例分析。
答案 (1)江上烟波荡漾,山中雾气氤氲,动静相映,更显出烟水迷茫的韵致;画檐连接不断,残荷丛生,安静恬淡;沙鸥飞舞,珠帘漫卷,给画面增添了几许摇曳之姿;画船驰来,酒旗招展,宁静之中显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动静结合更加突出了江南的美丽可爱。
(2)应为“有我之境”。这首元曲看似描写客观景物,但处处有“我”。如“看沙鸥”就是“我”在看;“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着“我”的感受;“爱煞江南”更是“我”情不自禁的情感表白。
2.(安徽省野寨中学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
双调·夜行船
马致远
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注白衣送酒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答:
⑵请赏析“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⑴示例: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天草木凋零,月落时分山影斜长显得清瘦的姿态。(3分)
⑵示例: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面对衰柳寒蝉的满目秋景,却无人作陪的淡淡哀愁。
4.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1月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双调]寿阳曲
贯云石
新秋至,人乍别①,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②。
【注】①乍:猝然。②起头儿一夜:指别后第一夜。
(1)这首小令从哪几方面来表现主人公的离愁别绪?请简要说明。(3分)
答:
(2)这首小令如何运用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来抒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
答案 (1)从离别的时令、离别时的情景、别后的感受来表现主人公的离愁别绪。
(2)示例:这首小令采用“新秋”“水流”“残月”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冷落萧索的画面,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气氛,将抽象的离愁别绪寓于具体的景物之中。
5.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蟾宫曲?? 叹世
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注:小宇:小屋子。婆娑:优美。严子陵:汉代隐士。少有高名,与光武帝同学。光武帝即位后思慕他,召至宫中,他却执意归隐。孟光台:指孟光举案齐眉之事。台,指食案。孟光,东汉文学家梁鸿之妻。梁鸿与妻隐居霸陵山中,不仕。倒大:非常大。
(1)这首元散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2)请简要分析本曲中反衬手法的运用。(1)开篇“蹉跎”一词慨叹一事无成。 “醒时”“醉后”表现出作者痛苦的内心。结尾一句,对不得用世的感慨进行反讽。全曲以“叹世”为题,抒写了曲折的心态和情感变化历程,透露出作者对于人生深深的失望和无奈。(2)以“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池塘”等事物表明景物的优美、恬静,以此反衬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严子陵”“孟光”两个典故,令作者孤独的心灵在历史深处找到知音,但又有一定的自我奚落、调侃之意,运用古代贤者的形象反衬出作者失意落魄的处境。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2.7《琵琶行》知识精讲(语文版必修2).doc
- 语文:2.7《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同步练习题(旧人教版必修1).doc
- 语文:2.7《诗三首》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河北地区专用.doc
- 语文:2.7《元曲五首》知识精讲(语文版必修3).doc
- 语文:2.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测试(3)(北京版必修3).doc
- 语文:2.7《烛之武退秦师》测试(2)(北京版08版选修1).doc
- 语文:2.7-8《外国诗二首(三)》《外国诗二首(四)》知识精讲(语文版必修5).doc
- 语文:2.8《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论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知识精讲(语文版必修3).doc
- 语文:2.8《登幽州台歌》《终南山》《燕歌行》知识精讲(语文版必修2).doc
- 语文:2.8《杜牧诗三首》测试(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