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年高考语文大纲版一轮复习专题验收达标卷古代诗歌鉴赏卷(一).docVIP

语文:2011年高考语文大纲版一轮复习专题验收达标卷古代诗歌鉴赏卷(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高考语文大纲版一轮复习专题验收达标卷 古代诗歌鉴赏卷(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浣 溪 纱 (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 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被酒:醉酒。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1)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2)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绝 句 (金)王庭筠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1)诗歌前两句营造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 答:  (2)第三、四两句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   参考答案:(1)前两句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出诗人居处清幽的意境。首句诗人用“瘦”字将具有清瘦形象的竹和具有清瘦风格的诗联系起来,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 境氛围。第二句的“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在月光中发出幽香,这香气浓郁、悠长,还伴随诗人进入梦乡。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和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融合在诗句中,这就构成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高妙意境。 (2)三四两句写今夜之月不肯下西厢,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这种遗憾或幽怨,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从沟通;也许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的一种感受。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前人评价说:“时有幽花一树明”的“明”字用得极妙,请结合前两句诗说明“明”字妙在何处。 答:  (2)“满川风雨看潮生”一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答:  参考答案:(1)“明”意为“闪亮”,它把作者在春雨欲来,阴云低垂的阴暗氛围中行舟时,突然发现岸边野花不时闪现,那明丽的色彩打破沉闷的气氛,让人眼前一亮,顿觉怡然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十分巧妙地暗写出船在水中前行的动态。 (2)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河水上涨,春潮奔涌而来。作者静观风雨春潮,表现出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或:作者看风雨吹打、潮水起伏,表现出孤寂、失意的不平静心态。)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种 梅 刘 翰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注] 此诗是宋亡后作者重返故里所作。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恢复绝望、痛定思痛的凄凉之感。全诗主要采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第二句用“落霞”的典故,王勃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获文坛美誉。用此典故表明自己是因忧时伤旧,情怀凄暗,抒发内心的惆怅而写作此诗。并非想在文坛上追名逐誉;第三句用“后庭风”之典,隐喻宋末醉生梦死的淫靡之风,表达诗人为宋之亡国而伤怀但又无力挽救的痛楚。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浪 淘 沙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1)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 答: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1)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2)这首绝句,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同时表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南宋]吴锡畴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