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孔孟》(大纲版第5册)梯级演练.docVIP

语文:《孔孟》(大纲版第5册)梯级演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梯级演练 检查我的学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论(lùn)语 曾皙(zhé) 饿莩(piǎo) B.羸(léi)老 沟壑(hè) 乘桴(fú) C.嗜(shì)杀 草菅(jiān) 耕耘(yún) D.规矩(ju) 热忱(chén) 谲(jué)诈 答案:A 解析:论lú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与这种态度绝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B.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上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C.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撕杀。 D.实际上它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既为各朝的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答案:D 解析:绝—截;上—尚;撕—厮。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四个标注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 孔子之道只是个忠恕①忠是“己之所欲,以施于人”,恕是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这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④所以说“一以贯之”。 ① ② ③ ④ A 。 : 。 B : “ ”。 , C , “ ”。 , D : 。 , 答案:B 解析:①处前是总述,后面是分说,故应用冒号。②③之间的内容为引文,故加引号。由于是不完全引用,③处句号在引号外。“这是一件事的两面”与后面联系更紧密,故④处用逗号。 4.下列句子中,选择哪一项词语填空最恰当( ) ①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_________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②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二百年,中国的_________,已起了很大的变化。 ③这些态度与欧洲中古骑士精神很相仿佛,虽然这些_________并不可能全部遵守,但是接战时间短促,参战的人数受车数的限制。 A.防范 局势 原则 B.防止 局势 原理 C.防止 形势 原则 D.防范 形势 原理 答案:A 解析:①防范:防备;警戒。防止:事先想办法制止。②局势:情势、情况。形势: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③原则:指导思想,言行的准绳。原理: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定律或科学道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 B.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 C.因人既然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大约也不算过分了。 D.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秦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 答案:B 解析:A.缺主语;C.“大约也不算”重复;D.缺宾语。 6.与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 _______——凡是年龄十五岁以上的都要向防地报到,降卒四十万或四十五万一起坑埋——但是这时也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 A.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 B.虽然这时候的战事还不剧烈 C.虽然那时候的战争还不剧烈 D.虽然那时候的战争还没有像战国末季那样剧烈 答案:A 提升我的能力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各题。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是,《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长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①“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而且③“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等词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7.翻译三处加横线的句子。 答案:①暮春三月,春天衣服已经穿定了,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旁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②贵族们厨房里有肥肉,马棚里有肥马,老百姓却面有饥色,野地里躺着饿死的人。③年老,体弱的人,只有死的份;身强力壮的人则背井离乡、四处逃荒。 8.作者认为孔孟最明显的不相同是什么? 答案:《论语》里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孟子则始终显得很紧张。 9.作者是从几方面来论证这种不相同的? 答案:①孔子保持着悠闲,孟子显得在艰难困苦中奋斗。②孔子有闲情谈论如何吃得好,穿得好,孟子则整日在为民不聊生担忧。 10.结合全文看,作者还谈了孔孟的哪些不相同? 答案: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孟子则是“性善说”的发轫者。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孟子则认识到“礼”已不合时宜,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