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课件!9.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愁课件!9

现代诗歌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乡情怀。 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这些词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微小、简单、切实、容易逾越。 在诗中都反映出被海峡分割的思念家乡的情谊,从小到大,随着诗人的成长,指代乡愁的事物不断变化,但,实质都是对土地、对大陆、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无法忘怀的感情。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创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这首诗主要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即兴采访 定义:即兴采访就是原先并没有预定的采访对象,而是对眼前的事产生了采访的兴趣,立即投入采访。 与预约采访不同的是:即兴采访的准备工作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要迅速地考虑好采访的形式和方法。是否能及时发现周围的新鲜事、突发事,是否具有即兴采访的能力,是对小记者能力和素质的检验。要想具有即兴采访的能力,必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 如何发现更多的即兴采访的题材 平时对周围发生的事要有敏感性。 最有效办法:要多看、多听、多想。随时记(当时看到、听到的情况记在笔记本上)、随时写、勤动笔(整理采访本上的素材、动脑筋写出报道)。 另外,即兴采访时,如果能抓拍到现场的照片,报道配上照片,报导的效果会更好。 记者素养 1、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2、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3、要有广博的知识   4、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5、要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6、要有极强的突发应变能力 需要真相,更需要真情。 柴静 走进柴静 柴静,生于1976年。 19岁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 22岁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 后来,2001年:加盟《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担任主持人 。2003 年: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 同时也是第一个“ 零距离 ” 报道 “ 非典 ”的记者。   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新闻频道《面对面》主持人。 现为央视一套《看见》栏目主持人。 柴静演讲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柴静个人精短演讲.flv 柴静语录 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 此课意义 今天我们了解到了简单的新闻定义,但是我们更希望孩子们能够学到一种责任感,并且逐渐建立起来。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卡农--钢琴曲(名人名曲).mp3 谢谢大家 * * * * *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前修饰的词如下: 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 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创办“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柴静曾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她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她曾经一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 * * *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