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训练十八 第六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蓼洲(liǎo) 修葺(qì) 龙蟠(pán) 独当一面(dānɡ)
B.谥号(shì) 偃仰(yàn) 湮没(yān) 以欹为美(qī)
C.仓猝(cuì) 孤僻(pì) 汶水(wèn) 长号不自禁(háo)
D.石磴(dènɡ) 逡巡(qūn) 几案(jī) 呱呱而泣(ɡā)
答案:A
解析:B项“偃”的读音为“yǎn”,C项“猝”的读音为“cù”,D项“呱”的读音为“ɡū”。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棕缚 暇日 诟骂 蠢蠢欲动 B.须臾 山麓 颠峰 古刻漫失
C.逮捕 隐匿 扼腕 赠谥美显 D.束发 庖丁 暝然 斑驳陆离
答案:B
解析:B项“颠”应为“巅”。
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D.毁其盆,悉埋于地。
答案:D
解析:D项为省略句,其他为判断句。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张溥,明末文学家,自幼勤学,所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文学上,他“兴复古学”,著有《七录斋集》等。
B.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的古文家。他于文要求“独生于胸臆”,反对“拾人之涕唾”,强调真情实感。他的散文的艺术特色是:即事抒情,真切感人;注重细节,刻绘生动;篇幅短小,言简意赅;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C.桐城派是明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D.龚自珍,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他善于把诗歌作为武器,大胆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危机,热情歌颂理想和个性解放,发出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声音。
答案:C
解析:C项“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答案:B
解析:B.“乳”,名词作动词。“用乳汁喂养”;其他为名词作状语。
6.下列人称代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某所,而母立于兹 B.吾儿,久不见若影
C.他日汝当用之 D.先妣抚之甚厚
答案:D
解析:D项“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代“老妪”;其他为第二人称代词。
7.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段作者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于回忆中隐含着作者的怀念,以及对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是“悲”的深化。
B.“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这是祖母第一次进轩的话语,表面上是责怪,实则是怜爱。语气亲切又贴切、诙谐。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可知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字或号为“太常”,“公”是对人的尊称。
D.和《五人墓碑记》选择重大题材,阐明生死重大意义不同,这段文字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细节,题材尽管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深”,构成了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答案:C
解析:C项“太常”为“太常寺卿”的略称,官职。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0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5).doc
-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doc
-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6).doc
-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6):文学常识、名言名句.doc
-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7).doc
-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7):古典诗词鉴赏.doc
-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8).doc
-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8):理解常见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doc
-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9).doc
-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9):文言文阅读.doc
-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三册第三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三册第五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三册第一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四册第二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四册第六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四册第三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四册第四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四册第五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四册第一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 高中总复习语文基础训练:第五册第二单元(附详细教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