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食物疗洁-欢迎进入网络教学综合平台.PDF

中国的食物疗洁-欢迎进入网络教学综合平台.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的食物疗洁-欢迎进入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第一章 中国的食物疗洁 第一节 2000年前的中国医学 一、各种治疗方法 我国的医学早在 2000年以前就完成了它的基本体系。集生理学、病理 学、治疗学大成的 《黄帝内经》、对于急性病和热性病作了系统记载的《伤 寒论》、阐述慢性病治疗法的 《金匮要略》以及关于药物学基本理论的《神 农本草经》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基础医学的重要文献。2000年来,我国的医 学就凭借这些基础,不断地延续发展;当然这期间也有不少新的发现。现在 将各种医疗方法分类说明于下。 1.汤液法这是利用各种植物、动物、矿物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一般所谓 的 “汉药”,有丸、散、膏各种药剂,但口服的药剂,多半为汤液。汤液可 以说是药物治疗用品的总称。 2.针灸此乃以针灸刺激某部位经穴 (涡)疾病的治疗法。针是以金、银、 铁等制成的;施灸时要使用艾草。用针灸治疗疾病,不但效果奇佳,而且不 会有任何痛苦,这点令所有的外国人对我国医学感叹不已。 3.按摩按摩的方法有捶打、施压及揉擦三种。有很多人都将按摩与 “马 杀鸡”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观念。事实上”马杀鸡”起源于西方,它与我 国传统的按摩治疗大不相同。 4.导引这是利用医学上特殊体操方式的医疗方式,这种体操与太极拳有 很密切的关连。 5.食治即食物治疗法的简称,本书所要阐述的重点,就是这种食物治疗 法。 6.其他除了上述几种医疗方式之外,还有 “外治法”及”吸角疗法”等 等,所谓外治法,就是将加工后的药物,贴在患部表皮的治疗方式;而利用 吸葫芦负压的方式,即 “吸角疗法”。 食物治疗法分为以下几类。 1.养生疗法实行这个方法,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常保身体健康。每天 吃些什么?就是这种疗法的最主要课题。 2.食事疗法患病时,食用适合该病症的食物,这就是食事疗法。 3.食物疗法即将食物做成汤液,作为治疗疾病的药剂。 这三种方法很难加以区分,它们本身就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我国有一种 说法: “有四只脚,而不能吃的,只有桌子而已”。可见在中国,食物种类 繁多,制作汤液的材料,更是不胜枚举。只要是汤药必能食用,能食用的都 可以算是食物,所以汤液与食物并无多大的差别。传说制作汤液的始祖—— 伊尹,是个出身厨师的宰相。食事疗法与养生疗法也是依据中国古老医学而 来的。 二、四气 四气,就是食物进人体内后,所产生的热、温、凉、寒等四种作用,而 没有发生任何作用的食物称为平。 中医将疾病分为热症与寒症两种。患部红肿发热、口渴、尿液为黄红色, 这些是热症的症状,引起热症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温热性的邪气侵人体内, 其二为体内阳气亢进的原故;另外,阴气不足而引起的热症称做虚热。 患有热症的时候,要食用冷性的食物。冷性食物分为微寒、大寒等,必 须依病况所需,给予适当的食物治疗。 热症的成因不同,其治疗也就有所差异,例如,对于侵入性的温热邪气, 必须将之排出体外;对于过旺的阴气,要加以抑制;而不足的阴气,则需要 弥补。总之,各种不同的病情,有其适当的食治法。 手足冰冷、尿液透明、面色苍白等,都是寒症的症状。寒症的性质恰与 热症相反,此乃恶寒邪气侵入体内,或是体内的阴气亢进,或是因为阳气不 足的原故。治疗寒症的食物亦如同治疗热症时一样,分为排出性、压抑性及 补充性三种,对于寒症的治疗,必须食用温热性的食物,总之,寒症患者与 热症患者,在摄食方面,只是性质不同而已,原则上都是相似的。 三、五味 食物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称为 “五味”,食物消化后,酸 味为肝胆所吸收,苦味为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为脾、胃所吸收,辣味为 肺、大肠所吸收,咸味为肾脏、膀肌所吸收,各种不同性质的食物进入体内 后,分别成为身体各器官的营养。所以养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人体内脏器 官的疾病。例如,喜欢甜食的人,他的消化器官往往都比较衰弱,西方人所 谓的消化器官,就是中国医学的脾、胃。西方医学对于消化器官疾病的治疗, 是禁止食用甜味的食物,然而中医的治疗方法,却是饮用稍有甜味的四君子 汤及小建中汤等。这就是中国医学中以毒攻毒的神奇例子,由此可见中医复 杂之一斑。 1.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能。食用酸性的食物可增加身体收缩的功能, 可以用于延缀疾病的发作;此外,出汗太多,或排泄频繁,也可以食用酸性 的食物来治疗。 2.辣味有发散、促进循环的功能。中国医学依患病部位的不同,将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