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沈北新城总体发展概念规划.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沈北新城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沈北新城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06.03 关于本任务的理解 1、4个任务范围 2、4个工作层次 3、我们的关注点 沈北地区总体发展研究 沈北新城总体发展研究 蒲河两岸城市设计 沈北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 上篇 发展研究 第一部分 沈北地区总体发展研究 (1)城市群成为参与国家及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和基本单位 (2)沈阳经济区的建设有赖城市经济职能与空间职能的有机协调 (3)中枢管理职能成为都市区发展的主导推动力    其一,在中部城市群内有计划地合理分工,区域协调联动,完成城市       群经济职能在空间上的合理落实。    其二,加速中心城区的提质增容,达到中心城区和郊区的有序、高       效、持续发展,完成城市功能的合理配置和空间重构。 (4)沈阳进入产业结构演化的高级阶段——经济服务化产业阶段       产业结构:  1997-- 2003年    10.3%、45.2%、44.5%,0.75%、42.09%、57.16%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9.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3.11个百 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2.66个百分点      就业结构:  1997-- 2003年     33.40万人、40 万人      0.7 万人、39.4 万人      中心区:    2004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占 61%,三产增加值超过二产增加值10个百分点。    (53% vs 43%) (1)工业形成一定集聚、基础好      工业集聚,形成规模-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制药、化工、              农产品深加工、建材。   发展速度明显超过沈阳全市-    2003年工业总产值32.0亿元,    2000 -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59.3%-69.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8家,实现产值145亿元,是2000年的14.4倍。    拥有一批知名高新技术企业。    (2)工业经济发展质量较高      全市税收的重要贡献单位   企业亏损面低于大东、铁西、苏家屯三个重要的工业区。   在全市开发区中亏损企业最少。 (3)形成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的行业 (4)工业郊区特色鲜明    工业增加值占市区  总额的5.50%,  仅位于大东区、铁西区之  后排第3。    “两个最”:第二产业  比重67%,在市内9区中  最高,高于铁西区3个  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最低,  为22%。 3、沈北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 (1)“超”优越的交通条件 拥有“4铁、8路、4轨”的交通资源 (3)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 新城子区2005年GDP 101.2亿,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8.1%(13%-15%) 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6亿元,是2000年的3.1倍,年递增25.4% ; 五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8亿元;“十五”期间,引进外资企业10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增加到278家,实现产值145亿元,是2000年的14.4倍。 农高区,发展最快、潜力最大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均成倍增长。2005年实现GDP 27.3亿元,工业生产总值50亿元,财政收入3.8亿元 6工业园集群--农高区、道义开发区、虎石台开发区、三台子开发区,环北开发区 (4)环境“资本”  “三山两水两河”的自然格局    全国第7大河、沈阳第4大河    山、水、天、地、城   “三清一优”之地-空气清新、水体清澈、环境清洁、     景色优美 (5)旅游资源丰富  著名的自然风景点-石人山、七星山、石佛寺水库   怪坡、10余处景点   历史遗迹-七星山辽塔、蒲河古城、石佛寺双州城址、净居院舍利塔、石佛寺、明代长城遗址和古烽火台等   特色文化旅游资-锡伯族、朝鲜族、 满族民俗风情和回族文化遗址与村落 4、沈北地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 (1)沈北地区功能定位 沈阳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区域之一、 沈阳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接应空间、 沈阳重要的文化智力产业密集区之一、 中国农业“硅谷”、 沈阳生态休闲和最适宜居住地区。 (2)沈北地区发展总体5思路 产业集群识别及重点集群贡献       主要包括: 钢压延产业集群、      钢铁产业集群、      机械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轻纺工业集群、      食品工业集群、      家具产业集群等。   结论:   其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产业群、产业链的概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