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舱安全及生还因素之提昇与改善研究-eTop-工程科技推展平台
行
精
類
行 年年
行 理
劉
參理 菱 林
論
理
年
客艙安全及生還因素之提昇與改善研究
劉建浩、黃俊能
開南大學空運學系(所) 、保全管理學系(所)
摘要
零事故是航空界追求的目標 ,長久以來飛航安全之研究多注重於人為因素、
結構疲勞 、系統可靠度 、天候預警等問題 ,但是自從 911事件以來 ,客艙安全的
重要性開始受到重視 ,不但駕駛艙門需進行改裝 ,許多針對客艙安全的相關法規
也在加緊增訂中 。目前客艙安全之研究多集中於客艙安全設計 、客艙緊急疏散、
組員及乘客的教育以及失事後的生還研究,本研究將著重於客艙安全相關規定之
探討 ,從驗證法規對客艙安全設計之要求 ,國內外客艙安全相關規定的比較 ,到
如何進行設計及測試以證明其符合性 ,以期提供民航業者及主管機關參考研究。
1.研究計劃之背景與目的
在高度競爭與全球化浪潮之下,航空運輸業已是一個極重要且需被保護的產
業 ,它同時也是一個國家國力的象徵 。然而在追求速度與爭取時間之下 ,飛航安
全仍是許多旅客所關注的問題 ,也是航空公司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長期以
來,在研究飛航安全的議題上,多集中於結構腐蝕(Structure Corrosion) 、人為因
素(Human factor) 、組員資源管理 (Cabin Resource Management) 、航空氣象 、引擎
可靠度 (Engine Reliability) 、CFIT(Control Flight Into Terrain) 等研究議題[1-11] ,大
都以飛航組員為研究的主角 ,探討其飛航訓練 、操作 、與組員資源管理等 。事實
上 ,客艙安全及生還因素也是維護飛航安全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但始終未能受到
應有的重視,直到 911事件後客艙安全的重要性才被注意,自此國際民航組織
(ICAO)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及其他世界各主要航空先進國家開始大量投入
研究經費 ,對於相關的議題進行全面性的探討與研究 ,國際民航組織的 ANNEX
17 航空保安及 ANNEX 18 危險物品部份開始全面改寫 ,ANNEX 8客艙安全設計
的部份也進行修訂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更是全面性的檢討 ,從機場安全 、組織管
理 、空中管制 、客艙安全設計 、危險物品 、人員教育訓練 、消防搶救 、到現有飛
機設計改善等等[13] 。我國則是於 2003 年舉辦了第一屆的客艙安全座談會[14] ,
會中邀請了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 (NTSB)資深專家進行客艙安全介紹,並請國內
各領域的飛航安全專家說明目前國內現狀及相關研究 ,這也是國內到目前為止對
客艙安全僅有的探討 ,至於客艙安全相關研究人員 ,因過去國內較少此類專家,
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與民用航空局有感於此議題的重要性 也陸續派遣人員赴,
1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及國際飛安年會參加相關訓練後,才逐漸將相關資訊引進國內
[15-24] ,但是關於客艙安全及生還因素做有系統的研究則仍然闕如。
客艙安全的相關範疇極為廣泛,目前 航空界對其所包括的項目尚無一致的共
識。客艙安全依據加拿大運輸部的廣義解釋為 ︰「為包括機身之耐撞毀性
(Crashworthiness) 、客艙作業(Cabin Operation) 、人為因素、心理、生理、人體工
學及教育等範圍」因此客艙安全相關的議題應包括︰座艙安全設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