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技术混合硫酸盐还原菌群还原Cr(VI)的条件优化
学科分类号 0711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中文):混合硫酸盐还原菌群还原Cr(VI)的条件优化 (英文):The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of mixe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in reduction of Cr(VI)
姓 名
学 号 3
院 (系) 树达学院 理工系
专业、年级 生物技术2006级
指导教师
二○一○年 五 月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二○一○年 月 日
一、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论 文 题 目 混合硫酸盐还原菌群还原Cr(VI)的条件优化 作 者 姓 名 所属院、专业、年级 树达学院 生物技术 专业 2006 年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预计字数 10000 开题日期 2010年1月5日 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随着电镀、冶金、制革、化工、印染等工业的发展,大量含有重金属的废水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自然环境,尤其是受到Cr(VI)污染的环境中,不少微生物对Cr(VI)具有抗性或使之解毒,将高毒、易溶于水的Cr(VI)还原成低毒、易于沉淀的Cr(III)。目前,已发现对Cr(VI)具有较强解毒能力的微生物有硫酸盐还原菌SRB等,SRB是一类具有能把硫酸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等硫氧化物以及元素硫还原形成硫化氢这一生理特性的细菌的统称。SRB菌具有耐铬能力强,去铬效率高的特点,并且生长范围广,性能稳定。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微生物治理含铬废水提供高效功能菌和适宜的去除铬(VI)的条件。具有良好的去除重金属的功能。
国内外己报道的SRB去除重金属的途径主要有H2S还原途径,电子传递途径以及胞外聚合物((EPS)吸附途径。本研究就混合硫酸盐还原菌还原Cr(VI)的温度和pH范围展开实验。为探寻一种绿色环保的去除Cr(VI)的方法创造条件。 主要内容:
Cr(VI)的毒性。
Cr(VI)的传统处理方法。
硫酸盐还原菌及其生理特性。
硫酸盐还原菌代谢机理。
混合菌群对不同浓度铬离子的耐受性的研究。
不同初始pH条件对混合菌群SRB还原Cr(VI)能力的影响。
不同温度条件培养对混合菌群SRB还原Cr(VI)能力的影响。 研究方法:
1在不同起始pH条件下,用混合硫酸盐还原菌群分别处理不同浓度的含Cr(VI)废水。
2在不同温度条件下 ,用混合硫酸盐还原菌群分别处理不同浓度的含Cr(VI)废水。
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完整期限:预计四月底完成。
主要措施: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Cr(VI)的含量。探讨硫酸盐还原菌群在不同起始pH条件下,
不同温度条件下,处理后含Cr(VI)废水,研究其混合菌群在不同条件下对Cr(VI)还原能力的影响得出废水处理的最佳条件。
主要参考资料:
1.张小里,刘海洪,陈开勋等.硫酸盐还原菌生长规律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玻璃厂毕业设计玻璃熔窑的最优设计.docx
- 珩磨机的总体设计.doc
- 班级成绩管理系统通信工程课程设计.doc
- 班级电子相册毕业论文.doc
- 班级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答辩ppt.ppt
- 班组建设与5S管理培训教材 培训课件.ppt
- 班组建设培训资料安全环保管理.ppt
- 班组建设与班组长管理实践 培训课件.ppt
- 球轴零件加工工艺及数控程序编制.doc
- 球磨机Φ2.4x11中心传动球磨机滑履轴承支承设计.doc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