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薄板对接工装夹具的设计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薄板对接工装夹具的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薄板对接工装夹具的设计 题目来源 A 题目类型 1 导师姓名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专 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课题背景及意义 焊接夹具现代对工业的焊接质量和精度起到关键性作用,其对焊接工业生产周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现代化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焊接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在焊接过程中,所要焊接的产品要求较高的精度,同时焊接的结构要求和焊接夹具功能的要求逐渐严格要求起来。焊接工装夹具的设计要满足工业生产线的需要,固定夹紧焊件,使其焊件在焊接过程准确定位,方便工人在工厂线进行焊接。 在各大有关焊接生产的公司都已经认识到焊接工装夹具在现代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配合焊工和机器人能够快速高质量的焊接,需要提供优质可靠的焊接工装夹具。设计灵活的焊接工装夹具,可以使在焊接过程中难以施焊的区域进行焊接。大大的减少焊接过程中所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加快了工业生产和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现代工业中,焊接机器人已经占一定地位,为配合焊工或机器人能够快速高质量地焊接,正确而经济地设计这些装备,这也是不少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为配合新型焊接,工装夹具的设计理念越趋完善。达到高效率的生产,减少材料的浪费。促进新型科技完善。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现状 目前,国内夹紧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主流汽车厂如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武汉神龙等欧系汽车厂应用为代表的一体式夹紧器;另一类是以北京现代、广州本田、天津丰田等日韩系汽车厂应用为代表的拉杆式气缸驱动夹紧机构。而一体式夹紧器以其优越的技术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所青睐,在焊装夹具上使用一体式夹紧器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如长安汽车厂的6350线,长安汽车五厂的CV9线,长安福特的340线,东南汽车的戴-克线,上海汇众及一些汽车零配件制造厂都已经开始使用一体式夹紧器,并逐步开始由原先的日韩系拉杆式气缸夹紧机构向一体式夹紧器升级换代。 国外现状 在欧美,汽车制造工业已经相当发达,焊装夹具95%以上应用的是一体式夹紧器。其中,欧系汽车厂所使用的一体式夹紧器90%以上来自于德国Tuenkers?Maschinenbau?GmbH公司。Tuenkers公司有40多年的汽车厂焊装设备制造经验,并已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以实现一体式夹紧器的国产化。此外,Tuenkers公司还与各大汽车厂合作制订各项一体式夹紧器制造技术标准和要求,如德国大众标准(DIN标准),美国通用标准(NAAMS标准),法国PSA标准(CNOMO标准)等,保证了汽车厂对焊装夹具技术性能的评审以及采购成本核算的紧密控制。 课题主要内容及课题研究方案 1 了解薄板对接工装夹具的结构特点。 2 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薄板对接工装夹具的设计步骤。 3 制作薄板对接的工装夹具,主要有:材料的选择、钻孔与攻丝、装配以及调试。 4 翻译英文文献。 5 撰写论文,制作PPT。 日程安排 五、参考文献 [1] 王纯祥. 焊接工装夹具设计及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2. [2] 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焊接与切割卷.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 焊接手册:第3卷.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 陈祝年. 焊接工程师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 孙恒,陈作模,葛文杰主编. 机械原理. 第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闻邦椿. 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 王政,刘萍. 焊接工装夹具及变位机械—性能、设计、选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 王政,刘萍. 焊接工装夹具及变位机械图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9] 陈祝年. 焊接设计简明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0] 陈焕明. 焊接工装设计.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 [11] 陈裕川. 焊接工艺方法的当代发展水平,现代焊接,2008,5:58. [12] 杨裕根,诸世敏. 现代工程图学(第3版).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6. [13] 方洪渊编著. 焊接结构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 [14] 贾安东. 焊接结构及生产设计.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 [15] 王政. 焊接工装夹具及变位机械.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6] 胡家秀. 简明机械零件设计使用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7] 许杏根等. 简明机械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8] 曾乐. 焊接工程学.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86?.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