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文书]项目建议书报告水工部分
8 枢纽布置
审 定:
核 定:
审 查:
编 写:
8. 枢纽布置
8.1 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
8.1.1 工程等别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大盈江三级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要任务的径流式电站,无防洪、灌溉等其他要求。坝址多年平均流量243m3/s,坝址控制流域面积5587km2,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31×104m3,库容十分有限,仅能进行不完全日调节,初拟装机容量98MW,电站单独运行时,保证出力36.2MW,年发电量7.24×108kW·h。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经综合考虑后确定:首部枢纽为小⑴型工程,工程等别为Ⅳ等;引水发电系统为中型工程,工程等别为Ⅲ等。
电站主要建筑物:拦河坝、引水发电系统为4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为5级;厂区枢纽为3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8.1.2 洪水标准及特征水位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工程洪水标准及特征水位见表8-1。
表8-1 洪水标准及特征水位
项 目 频 率 (%) 流 量 (m3/s) 水 位 (m) 首部正常蓄水位 692.00 首部设计洪水位 2 3630 692.00 首部校核洪水位 0.5 4520 692.50 厂房正常尾水位 150 586.80 厂房设计洪水位 1 4070 598.30 厂房校核洪水位 0.5 4520 599.10
8.1.3 设计基本资料
水文、气象
大盈江流域属亚热带气候,主要受西南暖湿气流和西部干暖气流的影响,水汽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超过2000mm。流域内山脉纵横,地势高差明显,气候复杂多变。大盈江全长189.3km,平均比降10.1‰,国内流域面积6015km2,坝址控制流域面积5587km2,多年平均流量243m3/s。
洪水
大盈江洪水由暴雨形成,年最大洪峰多发生在6~10月,其中,7月最多,占44%。洪水起涨较快,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达120倍。其中,坝址200年一遇洪峰流量4520m3/s、100年一遇洪峰流量4070m3/s。
泥沙
大盈江水电站坝址悬移质多年平均输沙量328万吨,汛期(6~10月)占年总输沙量的89.3%,年平均含沙量0.408kg/m3。
8.1.4 水能参数
校核洪水位: 692.50m
正常蓄水位: 692.00m
死水位: 680.00m
装机容量: 98MW(2×49MW)
电站引用流量: 150m3/s
单机引用流量: 75 m3/s
电站最大水头: 106m
电站最小水头: 74m
电站额定水头: 80m
8.1.5 地震设防烈度
根据1990年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根据工程规模,参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的规定,本设计阶段暂按Ⅶ度进行工程抗震设防。
8.1.6 主要地质参数的初步拟定
坝址基岩力学参数
首部基岩力学参数表
基岩类别 f′ C′
(MPa) E0
(GPa) σ
(MPa) μ 强风化 0.5~0.55 0.1~0.3 0.8~1.0 0.5~0.8 0.3 弱风化 0.8~0.9 0.5~0.7 5~7 2~3 0.26 微风化 1.1~1.2 1.0~1.1 15~20 6~8 0.2
开挖边坡
首部及厂区开挖边坡
基岩类别 覆盖层 强风化 弱风化 微风化 开挖边坡 1:1.2 1:1.0 1:0.5 1:0.3
8.2 工程枢纽总布置
8.2.1 坝址及坝型选择
大盈江三级水电站首部位于汇流电站下游约700m处。所处河段河谷较为狭窄,两岸均有基岩出露,坝址选择主要集中在该段河谷上。向上,则上游河谷较为开阔,选择作为坝址,不仅首部工程量大,而且距离汇流电站近,对本电站特征水位的选择不利,施工时也会对汇流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干扰,不宜选择作为坝址。向下,下游河谷亦相对开阔,左岸有帮中河汇入大盈江,冲沟较深,且该段河谷河床冲积层厚,同样不具备选择作为坝址的条件。
坝址选择段河谷长约80m,河床冲积层平均厚度5m~6m,岩性相对单一,主要为花岗质黑云混合片麻岩,从地形、地质条件看,均具备选择作为坝址的较好条件。经比较,右岸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基岩出露明显,而左岸存在一崩塌堆积体,厚约15m~20m,主要集中在该段河谷中、下游部位,上游相对较薄,故拟定坝轴线在该河段偏上游部位。
初拟坝型为常规混凝土重力坝。若选择当地材料坝型,则由于洪水流量过大(P=0.5%,Q=4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