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负荷计算1
发布时间:2009年5月22日 22时54分
配电5:计算负荷1
学过(配电:2),知道了单负荷计算,怎么这里又来了个计算负荷?是不是搞错了?
先看一台车床。因为车床加工有粗车、半精车、精车,有时大刀阔斧的切削、有时精雕细琢地精车,有时又频繁停下来测量,所以转速、进给量等,都在变化,电流也时大时小;
再看一台电烘箱,升温的时候,是持续的额定电流,到设定温度后,就自动切换一个较小功率或干脆断开加热,当温度低于设定,又自动再次加温;
我们对单台设备,不得不考虑它持续满负荷工作的情况,因为几十分钟,就意味着热稳定,电气工程上定义为30分钟。
P30就表示“半小时最大负荷”的有功功率。用这个方法表示的电流、功率等,就表示了热稳定的概念,它们已经不是额定值的简单叠加,而是代表一种等效,即热稳定的等效。而热稳定的等效,是真正工程上所关注的,这样表征的负荷,工程上称为“计算负荷”。
当多台机床构成一个群组,它们的负荷大小因为此起彼伏的交替,它们的总负荷就肯定不会持续地等于每个单台机床满负荷的总和,它肯定要小。
实际上,当有较多数量的冷加工机床在一起时,它们的需要系数大约在0.2以内。只有0.2!?是的。
比如有几台机床,车、铣、刨、磨、钻在一起工作,它们的额定有功功率之和为100KW,则此时该机床组的有功计算负荷就是:P30= ∑Pe×Kd=100KW×0.2=20KW,这就是机床组的计算负荷。P30——计算负荷;Kd——需要系数;Pe——每台机床的额定功率;
该机床组从100KW,突然变成了20KW! 而且是工程意义的,是要用它来决定总导线粗细的! 最终用它来决定电力变压器大小的! 岂能不越小越好?
你一定看出来了,需要系数其实就是打个折扣,肯定是小于一的折扣,机床是0.2,那么其它设备呢?前辈专家们通过大量的统计计算,把各类设备的需要系数都给我们订好了,我们只需要查一下就行了。(Kd)的汇总表,可在《工厂供用电实用手册》(2001年3月版)P366查阅。(若手头没有手册,且工程不大,可上网,下载本人摘录的《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和功率因数》简表)
计算负荷的公式很简单:
P30= ∑Pe×Kd; Q30= P30 tanθ; S30= P30 ÷cosθ; I30= S30 ÷(√3×UN)
以下给出一个计算负荷的实例,如果你能看明白,就初步掌握啦。
柳州市某科技园区——某厂计算负荷书
一、
设备名称 装机容量Se(KVA) 持续率
% 功率因数COSθ 需要系数Kd 有功计负荷量P30(KW) tgθ 无功计算负荷
Q30(kvar) 悬挂式点焊机 585 60 0.6 0.35 95 1.33 126 固定点焊机 525 60 0.6 0.35 85 1.33 113 CO2焊机 176 90 0.35 0.35 20 2.68 54 普通焊机 50 50 0.35 0.35 4 2.68 11 储气罐设备 5 0.8 4 0.75 3 热水槽 44 0.8 35 0.33 12 空压机 30 0.8 24 0.75 18 合计 1415 267 337 注:1、 焊机设备P e=PN(ε)1/2×=SN×COSθ(ε)1/2,ε——负荷持续率;
(见《工厂供用电实用手册》P365)
2、表中悬挂式点焊机装机容量实际已为多台容量之和(其他设备的装机容量也同此);
例:悬挂式点焊机
∑P e=∑SN×COSθ(ε)1/2=585×0.6×(0.6)1/2=272(KW);
P30=∑Pe×Kd=272×0.35=95(KW); Q30= P30 tanθ=95×1.33=126(kvar)
3、车间同时系数——不同设备组在一个车间,其最大负荷一般不同时出现,所以在汇总车间的总负荷时,也要乘一个小于一的系数;此取K∑=0.9;
4、若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此例补偿250(kvar)
负荷的计算情况为:
设备名称 装机容量Se(KVA) 需要系数K∑ 有功计算容量P30(KW) 无功计算容量
Q30(kvar) 视在功率S30(KVA) 功率因数
COSθ 原合计 1415 267 337 430 0.62 引入车间同时系数 1415 0.9 240 303 387 0.62 补偿 -250 补偿后合计 1415 240 53 246 0.97 焊接车间计算负荷:
无就地补偿:
计算视在功率:S30=(∑P30 2+∑Q30 2)1 / 2=(240 2+303 2)1 / 2=387(KVA)
计算电流I30= S30÷(380×1.732)=588A COSθ=240÷387=0.62
尖峰电流:588A+2×250A=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