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雅颂是诗经
一、《诗经》概述 1、赋 2、比 比,即比喻,有明喻、隐喻等之分。 例如: “魏风”之《硕鼠》 “卫风”之《硕人》 3、兴 兴即感物起兴,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例如: “周南”之《关雎》选P1 “周南”之《桃夭》 * 《诗 经》 第二讲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周民歌的最高成就。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诗歌305篇,而“小雅”中的笙歌6篇有目无辞,不算在内。举其成数,称为“诗三百”。本称“诗”,相传经过孔子整理删定(存疑),故到汉代成为儒家经典,称《诗经》。 《诗经》中的诗篇都是能够配乐演唱的歌辞。 Q儒家五经指的是什么? 风 雅 大雅 小雅 颂 周颂 商颂 鲁颂 周南、召南、邶、鄘、卫、 王、郑、齐、魏、唐、秦、 陈、桧、曹、豳 《诗经》风、雅、颂图示 160 105 40 31 74 31 4 5 “风”是土风,即地方民歌民谣,是周王朝经过各诸侯国协助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 “雅”,古通“夏”,是周朝王畿地区的乐调,根据音节律吕分主要是公卿列士所献的诗 “颂”是为祭祀专门创作的舞乐歌辞 Q 商王朝与宋国有何关系? “四始”是指《诗经》中风、雅、颂中四篇列首位的诗:《关雎》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此为四始。 “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四始六义 二、《诗经》的主要思想内容 “颂”中的“周颂”全部是西周初年的作品,是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宗教色彩浓厚。“鲁颂”和“商颂”是春秋前期鲁国、宋国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颂”中主要是对祖先的歌颂,但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生产、生活状况,如“周颂”中反映周人春夏祈谷的《噫嘻》和秋冬报祭的《丰年》选P47 。 “大雅”中许多篇接近后事的叙事诗,叙述了自周始祖后稷出生至武王灭商的全部历史。如《生民》(后稷,原名弃的身世)、《公刘》、《緜》(周人在公刘、古公亶父率领下的两次迁移)、《皇矣》(文王伐密、伐崇)、《大明》(武王灭商)。“大雅”的一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是政治讽刺诗,是在周王室衰微的情况下,一部分贵族士大夫甚至平民所作,对当权者进行揭露和讽刺。如《节南山》讽刺周幽王宫涅和师尹、《雨无正》讽刺周厉王胡。“小雅“中还有一小部分表现周王室与周边部落的战争,诗中透露了反侵略的爱国思想。如《采薇》选P28。 周族史诗 “厥其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能禋洁祀克祀,以弗祓除无子。履帝武足迹敏拇指歆动,攸介左右攸止。载震同“娠”载夙同“肃”,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 “诞语词置之隘巷,牛羊腓避开字抚养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小儿哭矣。” --选P42《大雅·生民》 “国风”中作品的思想主要包括: 首先,揭露、抨击、讽刺统治阶级的,反剥削反压迫的。如“魏风”之《伐檀》、《硕鼠》选P17抨击统治阶级不劳而获。 “陈风”之《株林》(一般认为是《诗经》中创作最晚的一篇,鲁宣公十年、公元前599年前)、 “卫风”之《新台》讽刺统治阶级荒淫无度。 胡为到乎株林夏姬的住处,夏姬,郑女,嫁与陈大夫夏御叔而与卫灵公及大夫孔宁、仪行父通?从夏南夏姬子夏征舒,字子南。匪不适到株林,从夏南。/驾我乘四,古制诸侯四马马。说shui停留于株野同株林。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其次,反映人民在沉重徭役、兵役下的痛苦。如“唐风”之《鸨羽》反映父母无人抚养之痛,“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hu4依靠?”“王风”之《君子于役》反映思妇之恨,“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也有积极的,如“秦风”之《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秦风”之《无衣》与伍子胥报楚的故事有关 相比之下,“卫风”之《伯兮》选P13主题则更加丰满,既有一位女子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又有对丈夫能够为国效力的自豪。 伯兮朅qie威武兮,邦之杰兮。伯也执殳三棱矛,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洗头Q,谁适di喜欢,喜爱为容?/其雨其雨,杲杲阳光强烈貌出日。愿思念言助词,无义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即萱草,又叫忘忧草,俗称黄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