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害虫演示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第三章 小麦害虫 ?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北方为我国小麦的主产区,由于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大,历史悠久,小麦害虫种类多,危害重,常因虫害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小麦害虫的为害对小麦的包产增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统计,全国已知小麦害虫 (包括螨类)237种,分属于11目57科。其中对小麦生产影响较大的20余种。由于小麦产区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农业生态,种植制度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麦类害虫区系。;一.我国分区:;北方旱作冬麦虫害区 主要包括陇东(甘肃)、陇南、陕西渭北、晋中、河北、山东北部等地,为旱作农业区,适于地下害虫、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为害。其中旱塘、丘陵地区主要害虫有沟金针虫、麦二叉蚜、麦长管蚜、麦岩螨、条斑叶蝉等,灌区及平原地区主要害虫为东方蝼蛄、大黑鳃金龟、麦长管蚜、条斑叶蝉、灰飞虱等。 西北冬??麦混种虫害区 主要包括新疆、甘肃中部和西部、青海、宁夏、陕北、雁北、冀北等地。主要害虫有麦二叉蚜、大黑鳃金龟、宽背金针虫、麦秆蝇、麦鞘毛眼水蝇等,其次为灰飞虱、条斑叶蝉、西北麦蝽、小麦皮蓟马、冬麦沁夜蛾、谷黏虫、麦穗金龟子等。;北方春麦虫害区: 主要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主要害虫有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黏虫、绿麦秆蝇、麦长管蚜、宽背金针虫、麦尖头蝽、条斑叶蝉等。 南方冬麦虫害区 主要指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小麦产区。主要害虫有暗黑鳃金龟、大黑鳃金龟、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圆叶爪螨、麦鞘毛眼水蝇、黏虫等,其次还有灰飞虱、小麦沟牙甲、红背麦叶蜂等。;;;小麦主要害虫:;第一节 小麦吸浆虫 一.分布与危害: 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均属双翅目,瘿蚊科。其中以麦红吸浆虫发生为主,为害严重。 小麦生产中的毁灭性害虫。国外亚、欧、美三大洲主要小麦产区均有分布。 我国分布于黄河、淮河流域冬小麦主产区。 麦红吸浆虫:多分布在沿江、沿河平原低湿地区,在我国东部长江和黄河流域之间形成了一条自东向西的纵带。 麦黄吸浆虫: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形成了一条自西北向西南的横向条带。;;; 雌成虫; 二、生活史与习性 (一)生活史 小麦吸浆虫1年发生1代(或多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 第二年春季土温上升至10℃左右时,越冬幼虫破圆茧上升土表结长茧。当土温继续上升至15℃时,适逢小麦孕穗期,幼虫便在茧内化蛹。如温度不适且又干旱,幼虫重返土壤深处结圆茧休眠,来年再上升土表。由于幼虫有多年滞育(或休眠)习性以致越冬幼虫有隔年或多年出土羽化的现象。据报道,麦黄吸浆虫越冬幼虫在土中存活不超过4-5年,但麦红吸浆虫可达7年以上,甚至12年仍能化蛹、羽化。; 在黄准地区,4月中旬l0cm土温达l5℃左右,小麦进入孕穗期时,幼虫陆续在土表下约3cm土层中做土室化蛹,蛹期8-12d。 4月下旬l0cm土温达2O℃左右,正值小麦抽穗期,麦红吸浆虫成虫盛发。 成虫产卵于小麦抽穗后尚未扬花的麦穗上,卵期3-5d。 幼虫孵化为害期往往与小麦扬花灌浆期相吻合。孵化幼虫吮吸正在灌浆的籽粒汁液。幼虫期20d左右。至小麦渐近黄熟,吸浆虫幼虫陆续老熟,遇降雨离穗落地入土,在6-10cm深处结圆茧进人滞育 (或休眠)越夏、越冬。; 麦红吸浆虫的发生期因地区和气候条件而不同。在同一地区也因年而异。但与当地小麦的生育期具有密切的物候联系。 ;小麦拔节期:破茧上移土表 小麦孕穗期:土层中化蛹 抽穗期:成虫羽化产卵期 扬花盛期和灌浆初期:幼虫孵化转入。 进小麦黄熟期:老熟幼虫遇降水离穗入土结茧越夏越冬。;(二)主要习性 成虫:以7-10时和15-18时羽化最盛。畏强光怕高温,故以早晨和傍晚活动最盛。雄虫多在麦株下部活动,而雌虫多在高出麦株l0cm左右处飞舞,并可借助风力扩散蔓延。 卵:散产于胡颖和外颖间隙,选择正在抽穗和抽穗尚未扬花的麦穗上。这对小麦生育期严格选择的产卵习性,常是构同一地区不同田块和不同品种间为害轻重之别的主要原因。; 幼虫:孵化后从内外颖缝隙侵入,贴附于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吸食浆液。幼虫在麦穗上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同一田块不同穗型虫量与受害程度比较,中型穗虫量最多,受害最重;大型穗次之;小型穗虫量最少,受害最轻。同一麦穗不同部位而言,中部虫量最多,受害最重,下部次之,上部虫量最少。 麦黄吸浆虫的生活习性与麦红吸浆虫大致相似,惟成虫发生较麦红吸浆虫稍早,在春麦区为害青稞较重。雌虫主要选择初抽麦穗上产卵。卵产在内外颖间,幼虫侵入后主要为害花器,后吸食子房和灌浆的麦粒。幼虫期15d左右。老熟幼虫不停留在第2次的蜕皮内,所以离穗时间较早,抗旱力也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