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农学111班 姓名学号 新型肥料的类型及特点 新型肥料的类型 按形态分: 固体肥料:缓释肥料(SRF) 控释肥料(CRF)长效肥 液体肥料:清液型、悬浮型和泥浆型叶面肥料 气体肥料:二氧化碳气肥。 按功能分: 养分型:含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功能型:具有除草、杀虫、防病、抗病、光合、刺激等功能 兼用型:既有养分的特点,又有一定的其他功能。生物肥料 新型肥料的种类、性质及施用技术 一、缓(效)释氮肥 (一)合成缓溶性有机氮肥 施用后在环境因素(如微生物、水)作用下缓慢分解,释放养分供植物吸收的肥料。 1.脲甲醛(商品代号UF) 以尿素为基体 ,加入甲醛化合而成的直链聚合物 H2N– CONH –CH2OH H2N– CONH · CH2NH –CONH2 一甲撑脲 一甲撑二脲 U/F(相对分子质量比)在1.25~1.5:1,肥料 中2/3氮是非水溶的。U/F﹥1.6,产品会吸潮, U/F<1,成脲醛树脂,失去肥效。 含氮量36-38%,其中水溶性氮10%左右,热水溶性氮15%左右,热水不溶性氮13%左右,N活度系数(AI)55, AI 的大小反映冷水不溶态氮转化为有效氮的速度。 冷水溶性氮为25℃,热水溶性氮为98-100℃ 脲甲醛在土壤中被微生物逐步矿化,首先分解为尿素和甲醛,偏酸性时易矿化。甲醛的暂时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有副作用。 AI = 冷水不溶氮 ×100% 冷水不溶氮-热水不溶氮 施用效果与施用技术: 等氮量脲甲醛施与棉花、小麦、谷子、玉米等作物上,当季氮吸收量和产量不及尿素、硝铵和硫铵,但后效长。作物生长前期应配合速效氮肥施用,烟草和果树是很好的氮源。 2. 脲乙醛(代号CDU) 白色微溶粉末,无吸湿性,N28~32%。随温度和酸度增加而溶解度增大。对不断刈割的牧草效果良好,特别适合果树、蔬菜、草坪、糖料作物、马铃薯、烟草等。 3. 脲异丁醛(IBDU) 白色粉末,无吸湿性,N32.18%。AI为96,水溶性很小,易被微生物水解为尿素和异丁醛,无残毒。温度越高,pH值越低,水解越快。在水稻上的肥效相当等氮量的水溶性氮的104-125%。也适合在牧草、草坪、观赏植物上施用不必掺入速效氮肥,但在禾谷类作物和蔬菜上使用需掺入一定量的速效氮肥。日本压制成34㎜×34㎜×20 ㎜的“砖片”肥料,主要用于林业、绿化、及果树、茶树等,养分供应能持续3-5年。称“超缓效肥”。 4.草酰胺(OA) 白色粉末,N31.8%,不吸湿,工业生产成低。 施用后矿化快,可形成碳酸铵,局部pH升高,NH3浓度大而挥发损失。在玉米上和硝酸铵效果相同。 (二)包膜缓释肥料 1.硫衣尿素(SCU) N34.2%,氮素释放与环境温度、湿度密切相关,温暖潮湿快,低温干旱慢。在很多作物上施用比水溶性氮肥优越。 2.涂层尿素 黄色颗粒,海藻胶膜包被。可以延缓脲酶对尿素的酶解速度,从而延长肥效。 3.长效碳酸氢铵 用钙镁磷肥和白云石粉造粒,表面形成微溶于水的磷酸镁铵薄膜,防止NH3挥发,控制氮的释放。主要在水稻上施用。 多肽尿素是一种淡黄色、无嗅、粒状结晶体。 其制取是在尿素形成过程中,在尿液中加入金属蛋白酶、聚天冬氨酸或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经蒸发器浓缩造粒而成。也可以将多肽增效剂直接与熔融的尿素混合,然后在尿素造粒塔造粒。其中多肽的重量含量为0.01%~1.5%,尿素的重量含量为98.5%~99.99%。 多肽尿素的产业化生产工艺,与普通尿素生产工艺比较,无新增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符合环境保护标准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作为无毒、无害、无残留属环境友好型产品,多肽尿素真正实现了施肥成本降低,尿素含量不变,施肥方法不变,节约肥料、能源、水资源,提高化肥利用率、农作物产量、农作物品质和增加农民收入。在为农民提供高性能尿素的同时,也为节约国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4、多肽尿素 中国农资集团山东禹城中农润田化工有限公司一次试生产成功,首批1万吨聚天冬氨酸复合肥当天全部被订购。 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是一种氨基酸的聚合物,1950年首次人工合成以来,应用广泛。它是一种水溶性多肽,天然存在于带有贝壳的海洋生物如牡蛎、蜗牛等粘液中,牡蛎就是靠此粘液富集周围环境中的钙、镁等元素营造贝壳和珍珠。聚天冬氨酸本身无毒无害,可完全生物降解,是世界公认的绿色化学品。是一类多功能的环境友好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1996年,美国Donlar公司还因在聚天冬氨酸合成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被美国环保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