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 副本.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 副本

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知识点1 《红楼梦》 1.作者:前80回,作者___________,高鹗续写了后40回。 2.内容:以_________与_________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______________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曹雪芹 贾宝玉 林黛玉 封建社会 3.价值:歌颂了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4.地位: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专制家长 知识点2 昆曲与京剧艺术 1.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朝万历末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的《_________》。清朝前期发展到顶峰,洪昇的《__________》、孔尚任的《___________》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______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1790年,由徽商组织的__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赢得观众喜爱。徽调在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后被称为“京戏”或“_____”。京剧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乾隆 四大徽班 道光 皮黄戏 京剧 知识点1 《红楼梦》 1.“桃花诗社柳絮词”源自某明清小说的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该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的作者是(   ) A.施耐庵  B.罗贯中  C.吴承恩  D.曹雪芹 D D 3.《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评价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D.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 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19世纪初流行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A.饱读诗书已经没有价值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 C.《红楼梦》能替代其他一切文学作品 D.《红楼梦》已被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 B 知识点2 昆曲与京剧艺术 5.昆腔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初 6.下列历史人物与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杜甫——诗仙 B.汤显祖——《牡丹亭》 C.孔尚任——《长生殿》 D.关汉卿——京剧 C B 7.以徽剧、汉剧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而形成的新的剧种,被称作“国粹”的是(   ) A.评剧 B.话剧 C.京剧 D.越剧 8.京剧最终形成是在(   ) 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 C.民国时期 D.康熙年间 C B 9.下面关于四大名著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这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这是一部描述宋代农民起义的小说 C.《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该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D.《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作品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命运 C 10.乾隆时,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戈,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   ) A.昆曲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B.京剧已经形成 C.中国地方戏曲丰富多彩 D.北京是休闲文化中心 A 11.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C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初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一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 《三国演义》。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你知道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经典故事吗?它出自哪一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武松打虎。《水浒传》。北宋。 (3)图三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 孙悟空。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玄奘西行。 (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