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常用中医养生方法 - 副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篇常用中医养生方法 - 副本

中篇 常用中医养生方法 第五章 精神养生法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肝胆内科 王 兰 青 健康对人生的意义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 如果把健康比作1,那么事业、权力、财富、家庭、幸福就是1后面的0。没有健康,一切都化为乌有。 中国人的健康现状 WHO: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灾难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一代人带来无比的痛苦。 目前,15%的中国人处在“健康”状态,15%处在疾病状态,70%的中国人处在亚健康状态。 这种情况令人担忧,政府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我们医务工作者-健康的使者也应做出相应的努力。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健康公式 健康100%=15%遗传+17%环境+8医疗+60%生活方式。 最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 国际统计:90%的疾病,和心理压力,负向情绪有关。 《黄帝内经》:“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 ”。 中医认为:“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 心理平衡 人类已经进入“情绪”时代,21世纪精神医学将与内、外、妇、儿科并列成为第五大医学学科。 世界精神病协会的专家认为:从疾病的发展史看,人类已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 养心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 所以说,心态平衡,心理健康是WELLNESS的关键。 一 精神养生法的概念 精神养生法又称为心性养生法,也称为调神、养性、养心等。 通俗地讲是指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含义目前尚无定论。 一般而言,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活动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心理健康不但具有相对性、动态性、连续性的特点,还与人性、价值标准、文化环境相关。 心理健康判断标准无法统一。 不同角度的判断模式: --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标准; --社会规范为标准; --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 --生活适应状态为标准; --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标准。 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WHO心理健康标准:“三良”: 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社会适应。 我国的心理学家的5条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稳定而愉快; 人际和谐; 适应环境; 人格完整。 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通俗诠释】: 1、境界:性情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与达观; 2、个性:性格温柔和顺,言行举止得到众人认可,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环境,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 3、处世技巧:看问题、办事情都能以现实和自我为基础,与人交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4、人际关系: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强烈,能有选择地与朋友交往,尊重他人人格,接人待物能宽大为怀。既善待自己,自爱、自信,又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三 心神养生的方法 调养精神的基本原则:“独立守神”。 是指避免外界各种因素侵扰,不依赖外力,能地对自己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协调稳定,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 三 心神养生的方法 清静养神 养性修德 怡养性情 少私寡欲 道德修养 节制欲望 养心敛思 哲理养性 循理乐俗 (一 )清静养神 是指心态清静安闲,精神静谧内守。是防邪抗病的理想状态。 1、少私寡欲: “少私寡欲”一词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中; 《黄帝内经》则描述为“志闲而少欲”; 《类修要诀》提出“绝私念以养其心”。 都是主张减少私欲,降低嗜欲,心安而不惧,还心神以清静。 1、少私寡欲 《太上老君养生诀》劝戒: “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嫉妒”。 所以,人要减弱自我意识,减少私欲。 学会放弃,顺其自然; 心胸开阔,知足常乐。 《医述·养生》:人身之精气如油,神如火,火太旺则油易干,神太用则精气易竭“。 嗜欲不止,忧患无穷,轻则伤精而多病,重则早衰而夭亡。 2、养心敛思 养心乃保养心神,敛思即专心致志。人处于社会中,外界纷扰的刺激必然会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人的精神,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均会使精神烦劳而心神不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