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园林部 谢锋设计;园林病害防治的植保方针:预防为主、对症用药、综合防治。
园林病害防治主要内容:病害识别、发病规律、最佳防治时间、综合防治办法等。
;病状: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病征:细菌性病害:菌脓;真菌性病害: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煤状物、菌核、点状物等。
;非侵染性病害:环境中一些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非生物环境,超出了植物适应范围。
侵染性病害: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
;病原:
营养缺乏:缺氮、磷、钾、钙、硫、镁、锌、铁、锰。
有毒物质的污染 :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粉尘 。
土壤水分失调
温度不适宜
;诊断办法及原因分析:
土壤:板结、酸碱性
天气:日灼病、冻害
植物位置:遮阴处与向阳处、地势高低。
设施:喷灌设施、排水设施
用药习惯:农药浓度、毒性、肥料、堆肥是否熟
建植问题;未考虑植物特性
虫害情况;蚜虫、蚧壳虫等刺吸性害虫及螨类危害;
土壤板结处理办法
土壤酸碱性改良;基本区分办法:
细菌:溢脓 、软腐、有异(臭)味。
真菌(占70%-80%):或多或少的会产生一些附属物,如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点状物、丝状物等 。
病毒:多为花叶,表现于整个植株,感病植株在田间是分散的(与非侵染性病害引起的黄叶相区别)。
线虫:在侧根或须根上上一般会产生很多小结。
类菌质体(略);植物叶片发黄的原因:
植物缺素
水肥管理
根部病虫害
其他:有毒有害气体; 细菌大多数喜欢通气的环境,在潮湿条件下易发病,最适的温度为26℃-30℃ 。
常见细菌性病害:
软腐病
根癌病
;
识别:
主要发生于叶柄基部或茎上,先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凹陷斑,后呈湿腐状,变黑发臭,仅残留表皮。 (图)
;
防治办法:
栽植土须事先经过消毒处理,且施用的有机肥要腐熟,注意土壤湿度和通风。
合理施肥水,健壮植株,喷稀施美可预防。
发现病株即时拔除,用“软腐必治”进行防治。
;识别:
症状往往和病害名称相统一,真菌病害多数具有明显的病征,如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点状物、丝状物等。
真菌种类很多,我们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
;
叶斑病包括:炭疽病、斑点病、叶枯病、黑斑病、褐斑病、斑枯病等病害。危害后常造成叶部斑点,严重时可造成叶枯和早期落叶。识别图;发生规律:雨水多、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发生季节:多在4-5月份,9-11月份。;清除病枝、病叶,减少侵染源,加强通风,避免密植。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使用“英纳”、“病克净”、“霉斑敌”、“松尔”等药剂防治。 ;识别:
病菌侵染后,在叶片和嫩梢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叶面上危害主要出现在叶片正面,条件适宜时全叶布满,后期出现菌丝层,变为灰白色,有时产生大量的小黑点。造成叶片皱缩、出现褪色斑块,甚至病叶纵卷,新梢扭曲、萎缩。 (图)
;发生规律:主要在残枝上越冬,可通过气流传播,湿度大时有利病害发生,发病高峰在梅雨季节和多雨季节。一年中可感染多次,对温度、湿度适应能力强,
发生季节:以夏初和秋末发病( 4-5月、7-8月)较重,最适温度为20℃,最适湿度100%。;及时清除病残枝,剪除有病枝叶,合理密植,避免枝叶过度郁闭和偏施氮肥。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英纳”、“粉必治”、“黑杀”、“三唑酮”等药剂防治。;白粉病与木虱区别:
用手捏,如果能看到红色物质,说明是木虱,反之,则是白粉病。;识别:
发病初期叶片表皮可出现疤状小点,小点逐渐扩展成圆形或长条状的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铁锈色或浅褐色粉末,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发黄,卷曲干枯,全株叶片枯死或花蕾干瘪脱落 (图);发生规律:春季展叶后开始发病,侵入植物,初夏大量蔓延。该病菌在病株和植物残体内越冬,可随气流远距离传播。
发生季节:主要发生在4-7月份和9-10月份。;改良土壤,适量增施磷、钾肥,清除枯枝残体,适当修剪,增强透光性。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使用“英纳”、“粉必治”、“黑杀”等药剂防治。
;
锈病危害后期症状;识别:
在叶缘和叶尖发病时,起初呈水浸状,淡褐色病斑,光滑稍有下陷,后扩大腐烂。又称“花腐病”,发病后期发病部位产生灰色霉层,是本病特征性症状。(图) ;发生规律:在连绵阴雨或多雾时发病重,幼嫩植株容易发病,主要由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翌春开始危害。最适15℃。灰霉病菌喜低温、高湿和弱光条件。
发生季节:主要发生春秋二季。;深埋枯枝落叶或集中烧毁,春季初病期应立即清除发病组织,并结合使用“灰霉星”药剂防治。
;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嫩梢,梗,花蕾。初期,叶片出现不规则的绿色斑纹,后扩大呈黄褐色和暗紫色,最后为灰褐色,边缘颜色较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分类模拟108含答案.pdf VIP
- 课件中国的行政区划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 上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标准版).docx
- 兴业证券-电子行业跟踪报告: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车载摄像头迎机遇.pdf VIP
- 2024年家庭房产分配协议书范本6篇.docx VIP
- 汽车机械制图(第二版)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docx VIP
- DB33T 817-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docx VIP
- 煤制合成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第1讲: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坐标表示.docx VIP
- 第一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 教科书发刊概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