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五小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演示课件.pptVIP

园林植物“五小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演示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黑刺粉虱 柑橘粉虱 梧桐木虱 合欢木虱 4.1 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通称。危害园林植物的蓟马最普遍且严重的有花蓟马和茶黄蓟马。花蓟马危害剑兰、柑橘及十字花科植物。以成虫、若虫在花内取食危害,破坏花组织,致使花朵提早凋谢。茶黄蓟马危害茶树及多种植物 ,以成虫、若虫锉吸新梢、嫩叶汁液。受害叶片叶背主脉两侧出现2条至多条红褐色纵痕,叶面相应作条状微凸。严重时叶背褐纹明显,叶面无光泽,叶片僵脆并略向上纵卷。 4.2 发生规律 花蓟马1年发生10多代,茶黄蓟马1花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在植物花内或杂草中越冬。 蓟 马 类 4.3 防治方法 4.3.1清除杂草,减少虫源。 4.3.2加强植物检疫 国际间不少种蓟马已被列为检疫对象,应严格实施植物检疫。 4.3.3化学防治。 大面积发生高峰期前,可喷洒 40%氧乐果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3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 倍液。也可用番桃叶、乌柏叶或蓖麻2000叶兑水5倍煎煮过滤后喷洒。 4.3.4保护天敌昆虫。 常见蓟马发生特点一览表 种类 分布地区 寄主植物 越冬虫态 越冬场所 年发生代数 主要危害时期 花蓟马 北京、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地 菊花、月季、蜀葵、大丽花、瓜叶菊、凤仙花、茉莉、三叶草、扶桑、香石竹、唐菖蒲等 温室内冬季 继续危害 北京地区 10 多代 / 年 3 月至 11 月 烟蓟马 全国分布 梅花、香石竹、金盏菊、冬珊瑚、月季、杜鹃、金银花、金鱼草、小丽花、紫薇等 成虫 若虫 土块、杂草 枯枝落叶 6~10 代 / 年 3 月至 10 月 榕管蓟马 广东、福建、台湾、海南以及北方温室 榕树 多代 / 年 世代重叠明显 南方露地与北方温室内常年发生 茶黄蓟马 花蓟马 红带滑胸针蓟马 园林植物“五小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园林植物“五小害虫”又被园林工作者称为园林植物“微型害虫”,是指危害园林植物的蚜虫类、蚧类、粉虱和木虱类、蓟马类、螨类。 “五小害虫”的口器为刺吸式(蓟马类为锉吸式),以口针插入植物组织内吸食汁液,受害处常呈黄色斑纹,危害嫩芽、心叶引起凋萎,叶片卷曲、皱缩,甚至全叶枯黄。危害花器花朵很快凋谢。还有相当数量的种类可形成虫瘿,严重影响了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同时还可传播植物病毒等病原体,给园林植物造成严重的损失。在园林植物栽培管理中,“五小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五小害虫”以个体小而得名,大的几个毫米,小的不到1个毫米。一年中发生的代数多,少则几代,多则20多代,且世代重叠(即在同时期同时存在不同世代的卵、若虫、成虫)。它们中有些种类可行孤雌生殖(雌虫不经交配或卵不经受精即能繁殖),并有世代交替现象,给防治增加了难度。 “五小害虫”多数种类忌湿喜干,降雨多、湿度大,种群数量下降,降雨少、气候干旱,易猖獗危害。 1.1 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菊小长管蚜、夹竹桃蚜、葡萄根瘤蚜分布广,为害重。植物受蚜虫危害时常造成枝叶变形出现斑点、卷叶、皱缩、生长缓慢,严重时造成落叶甚至枯死。同时蚜虫的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 1.2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的代数因种类、区域、当年气候不同而异,棉蚜、一般每年发生20多代,桃蚜、菊小长管蚜、夹竹桃蚜、月季长管蚜一般每年发生10—20 代,葡萄根瘤蚜一般每年发生 5-8代。以卵、若蚜、成蚜在杂草、芽基部、芽叶、枝条伤疤处、树干裂缝处越冬。翌春越冬卵孵化、(越冬成蚜在新梢叶上开始繁殖),爬到嫩叶背面危害,5、6月和10月为危害盛期,严重时叶、嫩枝上布满虫体和大量排泄物,枝叶变黑,严重影响观赏价值,11月份开始越冬。 蚜 虫 类 1.3 防治方法 1.3.1 严格检疫,注意调查虫情,抓紧时期防治盆栽花卉上零星发生时,可用毛笔蘸水刷掉。刷下的蚜虫,要及时处理干净;木本花卉上的蚜虫,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卵;凡有检疫对象如葡萄根瘤蚜等发生地区,严禁苗木和插条外运。 1.3.2 保护和利用天敌 常见的蚜虫天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蚜小蜂等。适当栽培一定数量的开花植物,有利于天敌活动。施用农药,应在天敌少,且不足以控制蚜虫密度时为宜。 1.3.3 利用色板诱杀 在花卉栽培地或温室内,可放置黄色黏胶板,诱黏有翅蚜虫。 1.3.4化学防治 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喷40%氧乐果、50%马拉硫磷或 25%喷鱼藤精1000-2000 倍液。发生在球茎上(如郁金香、百合、唐菖蒲、番红花)的蚜虫,可在栽培前将受害球茎浸泡在含有湿润剂的林丹(25g/100L)药液中(5min)或用尼古丁或林丹作烟雾剂进行熏蒸防治。对盆栽花卉,用“烟草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