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桐柏山商丹断裂带东延段石榴云母片岩中石榴子石显微构造特征及变质
第57卷 第6期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REVIEW Vol.57 No.6
2011年 11月 Nov. 2011
桐柏山商丹断裂带东延段石榴云母片岩中石榴子石
显微构造特征及变质—变形环境分析
1) 1) 1,2) 1) 1)
任升莲 ,宋传中 ,林寿发 ,张浩然 ,李加好 ,
1) 1) 1)
涂文传 ,张欢 ,章骏杰
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合肥,230009;
2)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N2L3G1
内容提要:韧性剪切带上岩石变质—变形条件的研究是探讨造山带造山过程及造山机制的重要环节。岩石中
矿物显微、超微构造特征是造山带形成环境的真实体现,是造山带变形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商丹断裂带(即商
南—丹凤断裂带)东延段桐柏山地区石榴云母片岩中石榴子石的位错特征及动态重结晶型式等显微构造特征,分析
研究石榴子石塑性变形方式、变形机制及形成环境。该石榴子石的位错主要是自由位错、位错壁,位错运动以滑移
为主,滑移面为1/2<111>{110}和<100>{001}。石榴子石的动态重结晶是由于晶体边界的亚晶粒生长和边界迁
移而形成。用石榴子石—白云母地质温度计计算得出其形成温度为562~617℃,白云母中的压力计计算出的压力
8 2
为077~102GPa。石榴子石的自由位错密度平均值为 =614×10/cm,差异应力是051GPa,应变速率为
ρ
0497536nm/s。通过系统分析认为其位错特点与构造带的形成发展有关,早期经受了中级区域变质作用,随着造山
作用导致的剪切带形成,该岩石经历了较强的应力作用,其中的石榴子石形成了高密度位错和亚晶粒,最后在相对
低应力的热驰豫阶段产生重结晶,导致石榴子石产生塑性变形。
关键词:桐柏山;石榴云母片岩;变质环境;石榴子石变形;石榴子石动态重结晶
中央造山带是研究东古特提斯和中国大陆主体 可以推断构造带的形成条件以及构造演化(张国伟
完成其最后拼合的关键地带之一,西从祁连山、昆仑 2001)。桐柏山北部商丹断裂带东延段发育有
等,
山和松潘三支向东汇聚于秦岭、桐柏山、大别山,它 结晶程度较高的石榴云母片岩,岩石中石榴子石的
们虽都形成于中—新生代,但主造山碰撞期各有不 变质—变形特征明显,记录了商丹断裂带形成过程
同,都是在先期主造山作用构造基础上,于中—新生 中的温度、压力、流体逸度等信息,对石榴子石的精
代中—晚期由陆内造山作用隆升而成的(张国伟 细研究有利于揭示扬子、华北两大板块俯冲、碰撞过
等, 程、构造演化和形成环境。
1998)。秦岭、桐柏山、大别山段是扬子板块与
华北板块俯冲、碰撞的结果,而商丹断裂带(即商 前人对桐柏山北部和商丹断裂带的研究多为几
南—丹凤断裂带)作为两大板块的缝合线也被多数 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构造特征研究,成果斐然
(黄少英等,
地质学家认可(张国伟等,1998,2001;钟增球等, 2002,2006),但利用构造带特征变质—
2001;宋传中,2000;宋传中等,200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