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主要河川流域地质资料查核-经济部水利署水利规划试验所
摘要
一、計畫概述
水利規劃試驗所於93及94年度業已建立「全省主要河川流域地質資訊系統」,於95年度進行「全省主要河川流域地質資料查核-鳳山溪及濁水溪」,除建置完成全省主要河川流域之地質資訊系統基本內容,並逐年地經過實地查核後建置頭前溪、鳳山溪及濁水溪流域等流域之地質災害、地質詮釋、地景、河床照片及正射影像判釋圖資,可作為其它河川流域建置類似資料庫的藍本,該系列計畫中並開發一套使用者介面以便於使用者運用。本年度之計畫延續前案,除了針對「全省主要河川流域地質資訊系統」既有圖資進行更新與維護,以及維護已開發之使用者介面,並針對大甲溪與大安溪流域進行地質查核工作,依據查核成果加入詮釋,繼而比照前期所建置之流域地質資料庫格式,完整建置此二流域的地質資料庫。
二、河川流域地質資料系統之架構與內容
本計畫。相關內容包含:依據既有地質圖依據崩塌地、土石流圖資影像判釋結果,現地。本地質資料庫規劃為管理維護單位之內部資料庫,管理維護單位可利用ArcEdit查詢或管理資料庫,亦可使用ArcExplorer繪製及查詢圖層,或連接至水利署、或其他單位之資料庫查詢資料。
資料庫現有功能包括:
利用ArcEdit於管理維護單位區域網路查閱及修改資料。
3.利用免費軟體ArcExplorer查閱流域地質資料。
以流域為,1 流域地質資訊系統內容
資料大類 資料中類 資料小類 地質 台灣地質五萬分之一 地層 地質構造(斷層、褶皺、不整合) 不連續面 礦床 化石 台灣地質二十五萬分之一 地層 地質構造(斷層、褶皺、不整合) 礦床 台灣地質五十萬分之一 地層 地質構造(斷層、褶皺、不整合) 十萬分之一海岸山脈 地層 地質構造(斷層、褶皺、不整合) 不連續面 化石 台灣地體構造五十萬分之一 地層資料 斷層資料 五十萬分之一活動斷層分佈 活動斷層分佈 1900-1999地震規模達6.0以上之震央分佈 敏感地質 土石流 土石流全國影響圖 崩塌地 土地利用潛能圖 山崩潛感圖 土地利用 土壤圖 地質災害 河床照片 地質詮釋 地形 兩萬五千分之一 三角點 公共事業管線 單線河 地標 山名 捷運 堤防 橋樑 水準點 行政區界 車站 道路 鐵路 隧道 等高線 水文 河川基本資料 河川 河道 河川流域 河川斷面樁 河川斷面線 現有跨河構造物 現有防洪構造物 水文地質剖面位置點 水文地質剖面線 地下水觀測井 地下水分區 堤防及護岸 水文測站 含砂量測站 河川水位測站 河川流量測站 雨量站 工程地質 地質鑽探 Geo2005 地質鑽探 地球物理探查 影像判釋 正射影像判釋 判釋成果 河床質 斷面河床質粒徑 上游“V”字型,顯示其處於幼年期河流,主要侵蝕力以下切侵蝕為主,其上游部分因地形陡峭,常有崩塌地發生,遇豪雨則形成土石流,對下游河道之侵蝕堆積經常造成嚴重之災害。
沿流域查核既有地質圖於河道附近之露頭點、構造線及水保局提供之崩塌地及土石流潛勢溪流位置,建置河床照片及地質災害圖資,大安溪流域共建置13筆地質查核點於河床照片圖資,80筆河床現況於河床照片圖資,15筆地質災害點於地質災害圖資。
(二)大甲溪流域
大甲溪流域自谷關以下之河段,其河谷地形及兩側支流流域地型顯然受近期地殼活動、地質及河流沖蝕能力所控制。
大甲斷層以西段之大甲溪河谷屬沖積平原段河谷,此段河流以堆積作用為主,沉積了數百公尺近代沖積物,材料以泥沙及礫石為主。
大甲斷層至三義斷層段之大甲溪河谷,受近期地殼活動之影響甚鉅,推測大甲溪曾由平原流入台中盆地,形成廣大之豐原沖積扇,然後再切穿大肚台地北端,重拾東西向流路,流入台灣海峽。此段河谷基岩屬頭嵙山層火炎山段岩層,抗侵蝕力差,因此形成寬廣低平之河谷地形。
三義斷層至雙冬斷層段之大甲溪河谷,沿河谷露出之岩層屬較新之桂竹林層、錦水頁岩、卓蘭層及頭嵙山層,易受水流沖刷侵蝕,加以中、下游段水流水量豐沛,因此呈現寬廣而坡度低緩之河谷。此外,本河段應受近期車籠埔斷層向西逆衝影響,南側新社台階地相對抬升,呈現廣泛之紅土台地面。
雙冬斷層至橫流溪斷層河谷,其基岩層屬中新世及漸新世晚期之砂岩及頁岩層,砂岩成厚塊至厚層狀,抗侵蝕力尚佳,常形成狹窄之河谷及凸起之山稜,而頁岩發達之岩段則因抗侵蝕力差而形成寬廣之河谷或低矮之鞍部,本段地形呈中低海拔之丘陵地形,河谷大致為寬廣低緩。
橫流溪斷層以東段河谷出露之基岩大多屬白冷層岩層,岩性以輕微變質之石英砂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