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总结精选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总结精选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总结 一、科技成果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情况 2000年,科技成果的管理作为科技部门的重要业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办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遵义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鉴定程序》,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的日常鉴定工作。同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和《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研究出台《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全市开展技术创新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2001年,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省科技部门设立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出台《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管理办法》、《贵州省“十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指南》,遵义市也相应设立市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的项目进行重点资助,全市科技部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品创新和发展支柱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在农牧林业“四种工程”研究、农业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装备制造、新材料技术、中药现代化以及环保、医疗卫生领域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优先抓电子信息 技术、新材料技术、机光电一体化技术等的创新开发和成果转化,推动形成了一批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企业;在传统产业方面,加强高新技术引进,巩固和发展传统产业,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力推广应用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开发中草药和天然药物,促进传统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并逐步实现产业现代化,应用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加速冶金、机械、电器、化工、建材、电力、食品、烟草、酿酒、茶叶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企业设备、工艺、技术的升级和产品创新,形成一批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交通、通讯、商贸、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第三产业现代化步伐。不完全统计2001年以来,全市共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472项,科技经费投入万元,其中,国家成果转化项目1项,经费投入70万元、省级成果推广项目9项,经费投入70万元,省新产品项目5项,经费投入100万元,市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67项,经费投入万元,县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390项,经费投入万元。 如2005年至2007年遵义市土肥站主持实施的遵义市科技局“有机食品—茅台酒用高粱标准化施肥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投入资金10万元,通过3年实施,累计在仁怀项目区完成实施面积达万亩,累计新增总产量万公斤,新增总产值万元,新增总净产值万元;单位生产投入比1:, 新增净投产比1:;项目增产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从有机高粱原料产地条件、播种、育苗、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出一套茅台酒用有机原料高粱标准化施肥及配套栽培生产技术体系,对指导茅台酒用有机原料高粱大面积生产,确保茅台酒有机高粱原料标准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002年遵义市果蔬站主持实施的市科技局招标项目“大娄山无公害产业化开发项目”,投入三项费12万元,项目五年实施有效面积万亩,夏秋反季节蔬菜总产量150万吨,总产值亿元,平均亩产量2636公斤,亩产值元,投入产出比1:,项目区平均亩新增产值元/亩,亩新增纯收入元,项目新增总产值亿元,总新增纯收入亿元。项目针对省外、国外目标市场构建了大娄山区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形成了产销模式,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又如2006年市种子站组织实施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遵玉8号中试与转化”,投入资金170万元,两年累计示范种植12万亩,项目区投入合格种子18万公斤,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遵玉8号”成果转化的种子生产和营销网络,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8万元,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折合人民币840万元,即农民通过种植“遵玉8号”可实现增收840万元。《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按照《遵义市种子产业化发展纲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系列先后选育出来,并通过国家和省的审定。遵玉系列、益玉1号、遵糯1号玉米种,益农1号、金优18号水稻种,遵油1 号、遵油2号油菜种,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增产增收作用,其中一些品种的种子和产品还远销省内外。据统计,五年来全市累计推广应用杂交水稻种子1300余万公斤,杂交玉米1600余万公斤,组织供应杂交油菜种近50万公斤。杂交种子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