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中医认为:病只是一个人的习惯、生活方式,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坏毛病不断发展而产生出来的一个东西。病能否能治好关键性的因素是人,你能不能改变你的习惯,能不能改变你的人生态度,这是能否治好病的一个根本性的决定因素。
中、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中、西医学在基本概念、理论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的、全面的、深刻的。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简单的判断是非优劣。
中医是关于人的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的相互关联的学说(与西医的对象不同),它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和谐为宗旨,强调生命的动态的统一与和谐,即形气相感、形神合一。;中医关心的是人,而不是人的病。他首先要发现的是人的问题出在哪儿,先要改变这个人,然后才能治愈这个人所得的病。
《黄帝内经》强调和谐、强调止于至善,意思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度越高也就越接近至善。你能够做到“因天之序”,也就是说,因循着天的顺序、因循着身体的本性去生活,你就达到最高点了。所以,要改变“人”才是最关键的,而不是改变病。
在《史记—扁鹊传》中提到“六不治”,就是有六种不治的病,不是医生不给治,而是这六种病人无法改变。;第一种:“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不讲道理,特别任性。
第二种:“轻身重财,二不治”。
第三种:“衣食不能适,三不治”。饮食不节,起居无常。
第四种:“阴阳并,脏器不定。”就是阴阳气血和脏腑气脉都已经飘忽不定了。
第五种:“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形赢指特别瘦弱,瘦弱到极点。
第六种:“信巫不信医,六不治”。
;我们人体都有自保功能和自愈力,正所谓“三分病七分养”,要好好养自己的元气,不要太依赖药物,如果元气没了,再好的药物也不起作用。而现代医学基本是用药物代替人的自愈力,滥用药物的趋势越来越重,以至于已出现由药物依赖而造成的副作用特别严重。资深专家统计分析表明:药物的治疗在诸多因素中对健康的维护作用只占了8%,而身体自我康复能力的维护则对人体健康的贡献达到50%之多。所以,中医强调相信自己要胜过相信仪器,自己好不好,自己应该知道。
中国过去几千年里,没有仪器检测,没有抗生素,就靠着望、闻、问、切和草根树皮,也走过来了。
;中医还强调身心互动。人得病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人祛病也是人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因为,身心互相影响的。
中医是讲相生相克的。比如,木生肝,肝的神明是“魂”,火是心,心的神明是神。木生火,木如果强大的话,也就是肝气很旺的话,那么头脑就很清楚,人就很有理智。肺属金,肺的神明是“魄”,它就是肺气、肺经充足时所表现出来的象。
魄为金,魂为木,魄主本能,魂主理性。有时候人的本能会战胜理性,这实际上是身体中“金克木”的一种反应。而人的本能的问题是由肺气和肾气来掌控的,要想把他们调节好,就涉及身心互动的问题。;中医是非常讲究人文关怀的。一个中医好的大夫,不但教你如何用药,还教你如何吃饭,如何睡觉,如何生活,“三分病七分养”嘛。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应该是一对一的服务,是两个人之间心的交流。如果双方都急急躁躁,就无法把病治好。作为病人,要平心静气,大夫才能给看病。如果还没坐稳就问大夫,“我什么时候能好”?“吃几副(瓶)能好”?这种人,给他灵丹妙药都好不了,因为治疗疾病不是做买卖,不可以急功近利。
中医医病先医心,如果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了觉悟,整个诊疗过程就有了人文的意义。;中医反复强调:要按照医道去做,而不能违背医道。医道就是生活之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中医是预防医学,在没有生病之前,就把为什么会得病的原因弄清楚,尽早调养,把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二、高明的中医不治已经生病的脏器,而是要治还没有生病的脏器。例如,如果得了肝病,就把肝暂时放在一边不治,而是先要弄清楚肝病是怎么生成来的。中医认为水生木,水是肾,木是肝,肝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肾精不足造成的。所以先要把肾水固摄住,让肾精充足了,那肝病自然就会好的。还有一点必须清楚,木是肝,土是中央的脾土。中医认为木克土,所以肝得病后一定会往脾上转。比如,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郁闷的时候,我们的肝气一下就瘀滞了,有的表现为两肋疼痛,尤其是左边疼,还有一种,表现为“食不下”,食不下是属于脾胃的问题,就是说肝气的瘀滞把脾胃的气给伤害了,所以就吃不下东西了。就像我们常说的“气的我吃不下饭了”。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脾胃。;中、西医的差异,在于二者思维方法的不同。西医治人的病,西医讲的是病;中医治的是病了的人,中医讲的是“证”。还有一种说法叫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重形,中医重神;西医更多的是重视器质性的病变,中医是重功能上的病变。在手术方面,中医绝对比不过西医,但在积聚肿瘤等疾病尚未成型时,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发现许多问题,这就是中医的优势所在。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理解中医思维和方法的一个关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