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理化科学试验中心.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理化科学试验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理化科学试验中心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017/5/3 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1 第一节 概述 2017/5/3 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英文名称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a,简称ICP-AES。或:Inductively Cou- 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a,简称 ICP-OES。顾名思义,ICP-AES是等离子体光源 (ICP)与原子发射光谱(AES)的联用技术,就是利 用等离子体形成的高温使待测元素产生原子发射 光谱,通过对光谱强度的检测,可以确定待测试 样中是否有含有所测元素(定性),其含量是多少 (定量)。因此,ICP-AES仍是原子发射光谱范畴 ,它与原子吸收光谱同祖同宗。 2017/5/3 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3 1860 年,克希霍夫 (G. Kirchoff) 和本生 (R. Bunsen)用钠光灯照射含有食盐的火焰,发现这 些火焰中的钠原子具有原子吸收现象时,首先就 已经知道钠光灯中钠原子具有原子发射现象。此 后若干年内,利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在发现 新元素以及填充门捷列夫周期表上作出了巨大贡 献。1861年在硒渣中发现了铊(Tl) ,1863年在不 纯的硫化锌中发现了铟(In) ,1875年从闪锌矿中 中发现了镓(Ga),1879~1907年先后发现了稀土 元素钬(Ho) 、钐(Sm) 、铥(Tm) 、镨(Pr) 、钕 (Nd) 、镥(Lu) 。有些稀有气体的发现也是原子发 射光谱的功劳。 2017/5/3 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4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迫切 需要一种能够快速给出试样成分的分析技术。 1925年Gerlach提出了定量分析的内标原理, 1930~1931年罗马金(Lomakin)和塞伯(Scherbe) 分别提出定量分析的经验公式,确定了谱线的发 射强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二战期间,军工企业 的迅速发展,使得光栅刻制技术日趋完善,前苏 联光谱学家解释了罗马金塞伯公式的物理意义, 使光谱分析技术更加完善。 这一时期最早采用的激发光源为火焰,后来 发展了直流电弧、交流电弧和电火花。但是所有 这些经典光源都存在基体干扰严重、灵敏度不高 等缺点,限制了原子发射光谱的应用。 2017/5/3 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5 1955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沃尔什(A. Walsh)提 出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新的测试方法之后,原子 吸收光谱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很多光谱分析化学 家纷纷改行搞原子吸收光谱方法研究,给原子发 射光谱分析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于是人们千方百 计地寻求一种新型激发光源来代替传统电弧光源 和电火花光源。1971年美国分析化学家法赛尔 (Fassel)在19届国际光谱大会上做了长达74页的 专题报告,系统总结了各种等离子体光源的发展 和技术现状,标志着原子发射光谱进入等离子体 时代。正是有这样一批化学工作者的坚持不懈, 出现了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这个光谱分析 的新兴领域。 2017/5/3 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6 ICP-AES发展的初期几个主要阶段 年 代 作者或厂商 技术内容 成果或产品 前苏联物理学家 在大气中用无极放电产生等离子体 未能获得实用的稳 1942年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