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粒计算的艺术-the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粒计算的艺术-the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

姚一豫, 粒计算的艺术. 苗夺谦, 王国胤, 刘清, 林早阳, 姚一豫. 粒计算: 过去、现在与展望.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1~20. 第 1 章 粒计算的艺术 姚一豫(Yiyu Yao)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Regina Regina, Saskatchewan, Canada, S4S 0A2 E-mail: yyao@cs.uregina.ca http://www2.cs.uregina.ca/~yyao/ 1.1 引言 粒计算 (Granular Computing)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学科。它融合了粗糙集、模糊集以及人工 智能等多种理论的研究成果。在短短十年的发展中,我们已经见证了它对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的 作用和影响。诸多学者就粒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做了大量工作 (见本章参考文献),但为粒 计算下一个正式的、精确的、并且能够广为接受的定义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虽然如此,我 [1] 们仍然可以从问题求解及实践中取出一些通用的理论和基本要素 。我们对粒计算的述是建 立在对它的直觉认识上的:粒计算是研究基于多层次粒结构的思维方式、问题求解方法、信息 处理模式,及其相关理论、技术和工具的学科。 在中国,粒计算的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与兴趣。本书的附录比较全面地收录了近年 [2] 在国内期刊发表的粒计算方面的文章。包括,基于商空间理论的粒计算模型 ,模糊商空间及粒 计算的商闭包空间模型(张钹和张铃等) [3, 4, 5, 6];粒计算的覆盖模型,粗糙集与粒计算的交叉问题的 研究(张文修等)[7,8];粒、规则与例外的关系(王珏等) [9, 10, 11, 12];粒计算的理论、模型与方法的探讨(苗 夺谦等)[13, 14, 15, 16, 17, 18];基于Dempster-Shafer理论和粗糙集的近似和知识约简(吴伟志等)[19, 20, 21, 22];几种基 于覆盖粗糙集的粒计算模型(祝峰和王飞跃)[23, 24, 25];粒逻辑及其归结原理(刘清等) [26, 27, 28, 29, 30];基于关 系的粒计算模型,粒化思想在图像的纹理识别上的应用(史忠植等) [31, 32, 33, 34];基于相容关系的粒计 算模型,粒计算在进化计算、机器学习中的应用(王国胤等) [35, 36, 37, 38, 39];使用粒计算进行知识获取 的方法(梁吉业和李德玉) [40];基于泛系理论的粒计算模型(李永礼和林和等) [41, 42, 43];使用粒分析来 述、刻画粒计算的思考(李凡长);等等。 粒计算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策略出现在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里[44,45, 46]。本书的其他章节对粒计 算的模型和方法有非常精彩和深刻的讨论。因此,我们在本章将不讨论具体某一个理论、方 法、工具或应用,而更侧重于把粒计算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这要求我们回答下面一 些基本问题: 1. 为什么要研究粒计算? 2. 粒计算的独特性在哪里? 1 姚一豫, 粒计算的艺术. 苗夺谦, 王国胤, 刘清, 林早阳, 姚一豫. 粒计算: 过去、现在与展望.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1~20. 3. 对粒计算的研究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4. 粒计算和相关学科的联系是什么? 5. 粒计算对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的贡献在哪里? 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既体现了粒计算研究的必要性,又澄清了适于用粒计算进行求解的问题,继 而明确了粒计算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研究粒计算有许多原因。其一是一致性:现实世界充满了结构和层次,它们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