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陵湖湖滨地区夏季近地层微气象特征与碳通量变化分析-地理科学进展
第31 卷 第5 期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Vol.31, No.5
2012 年05 月 PROGRESSINGEOGRAPHY May, 2012
鄂陵湖湖滨地区夏季近地层微气象特征与
碳通量变化分析
1,2 1 1 1,2
李照国 ,吕世华,奥银焕 ,王少影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 要:利用2010 年夏季鄂陵湖湖滨地区试验观测资料,从中选取资料较好的5 个连续晴天,分析了该地区高寒草
甸夏季局地气候、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以及碳通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①夏季晴天湖滨地区近地层气象要素受
到湖陆风的较大影响,风向昼夜交替变化,垂直风速和摩擦速度明显大于玛曲草原,全天盛行上升气流,昼夜温差
较小;②湖滨地区日均太阳总辐射与净辐射高于玛曲草原和金塔绿洲,地表能量不平衡现象较显著,湍流输送以
潜热为主,夜间近地层存在明显的逆温和逆湿现象;③夏季湖滨草甸碳吸收的日最大值出现在上午11 时前后,碳
吸收显著大于碳排放,其水分利用效率与海北草甸生态系统接近,总体偏低。
关 键 词:黄河源区;湖泊效应;能量平衡;碳通量;鄂陵湖
[6]
朱志鹍等 分析了纳木错湖滨地区CO 通量的变化
1 引言 2
特征,表明在生长季CO 通量白天为净吸收,夜间
2
[7]
由于水陆热力差异,湖泊及其周围地区常形成 为稳定的净排放。魏达等 研究了纳木错湖滨草甸
CO 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其CO 排放与青
特殊的气候特征,盛行湖陆风等典型的局地环流系 2 2
统。20 世纪至今,众多学者对湖泊效应开展了大量 藏高原其他观测点相比均偏低,可能与湖区降水
的观测试验,国内对高原湖泊的气候效应也开展了 少、温度较低等因素有关。
一些工作,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张克 上述观测研究揭示了高海拔地区湖泊气候与
[1] 环境的一些特征,但由于青藏高原幅员辽阔,不同
映 的研究发现,滇池的存在减小了周围地区的昼
夜温差,其在夜间至清晨的增温效应尤其显著,滇 地区环境条件差异巨大,湖泊效应的特征可能有所
池是形成昆明盆湖区四季如春特征的因素之一。 不同。鄂陵湖位于青海省玛多县,地处被誉为“中
[2-3] 华水塔”的青藏高原东部,与扎陵湖一起构成黄河
徐安伦等 分析了云南洱海湖滨及湖面的观测资
料后发现,受湖泊与山谷地形的共同影响,该地区 源区的“姊妹湖”,同时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淡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车用材料技术工作组—支持企业满足法规要求-Worldsteel.PDF
- 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重庆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PDF
- 车联网总体技术要求-FTP.PDF
- 车联网边界安全规范.PDF
- 车身电子的未来发展-白皮书-NXPSemiconductors.PDF
- 轨道交通防火-TUV南德.PDF
- 轨道电路回流方式.PDF
- 转动惯量测量及角动量守恒试验.PDF
- 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引.PDF
- 转杯纺纱机-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PDF
-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浊-古地理学报.PDF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岐山地区中奥陶统沉积特征及沉积-动物学研究.PDF
- 配备VGA77的高效氢化物发生系统-Agilent.PDF
- 配备UHMI的Agilent7900ICP-MS的高盐基质分析性能.PDF
- 酪蛋白2g2葡聚糖接枝共聚物对溶菌酶的负载和释放-复旦大学高分子.PDF
- 酸性水对黑色页岩及其风化产物溶蚀效应数值解析-西南大学学报.PDF
- 酸性污染物欧拉型输送转化模式的研究-地球科学进展.PDF
- 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害暴发机制及其环境影响评价Ξ-热带地理.PDF
- 酸溶蚀模拟试验与致密砂岩次生孔隙成因机理探讨以-高校地质学报.PDF
- 酸雨对植物害虫天敌系统的作用应用昆虫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