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训练试题(五)语文试题及答案.docVIP

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训练试题(五)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训练试题(五)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 语文(五)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田塍(chéng) 熟稔(rěn) 土坯(pī)房 心惊胆颤(chàn) B.浑(hún)浊 溃(kuì)脓 什刹(chà)海 按捺(nà)不住 C.摭(zhí)拾 纤(xiān)巧 上档(dǎng)次 熏陶渐(jiān)染 D.小觑(qù) 消弭(mí) 刨(páo)花生 一哄(hòng)而散 2.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压榨 痉孪 双轨制 披沙拣金 B.坐标 神州 笔竿子 投机倒把 C.拉拢 股份 木版画 蝉联冠军 D.发泄 沧桑 绿茵场 事必恭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为了倾听和触摸沙漠,我把我全部的感官都打开到了_____,因此我听到了不可能再听到的天籁,看见了不可能再见到的纯净的颜色。 (2)为确保新版文艺频道有个强势开头,也为了维护中央台自身形象,央视文艺频道改版推迟_____。 (3)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____教条______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极致 出台 以及/或 B.极限 出笼 及其/和 C.极致 出笼 以及/或 D.极限 出台 及其/和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主预习、自主探究是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切不可越俎代庖,用课堂上的 合作交流来解决一切问题。 B.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房价渐趋平稳,商品房市场一度出现了不瘟不火的局面。 C.孩子成长是个渐进的过程,尽管家长、老师苦心孤诣的教育必不可少,但我们也必 须要明白,给孩子一片天,让他们勇敢地接受岁月的洗礼。 D.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贤时代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 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年一度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必将激励广大青少年正确书写、运用祖国语言文 字的自觉意识,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 B.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 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近日南京军区用高仿真硅胶人像复原了1945年日军“受降仪式”现场。在复原场景中,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正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投降书。 D.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布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 “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城市中的礼与乐 刘士林 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可从什么是文明,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以及什么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内容等角度加以认识与阐释。 首先,在中国文献中,“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是指人们创造的用以区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一整套“形式符号系统”,也就是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为政治服务,所以古代中华民族的“文明”主要是指“政治文明”。 其次是“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这在中西民族是高度一致的。在起源的意义上,英语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即源于拉丁文的“civitis”(城市)。在中国周代,建立“城市”的标志是不同于野蛮部落的祭祀与礼仪中心,如《诗经·大雅·緜》记载的“乃立冢土”。按照礼仪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活动,构成了最初的城市生活方式。在实践的意义上,依附于城市的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夷夏之别”,有“礼乐”即“夏”(文明人),失“礼乐”则为“夷”(野蛮人)。英文的“civi1ization” 一词,最初也是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高贵。城市文明的出现,第一次从文化模式上区别开“文明人”与“野蛮人”,构筑了“城市”与“乡村”在生活方式上的分界线。从当代语境看,与乡村、城镇及传统城市相比,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均获得了更高的发展,因而,一般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能体现出城市文明在当代的发展水平,而作为一个社会更高发展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理想追求”才是其代表或象征。 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