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季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试题及答案.docVIP

2016年春季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试题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2016年春季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位皇帝是( )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2.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 A.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宋太祖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吕后 B. 慈禧 C. 武则天 D. 王昭君 4.右图是唐朝农民创制的灌溉工具的模型,它是( ) A.曲辕犁 B. 龙骨水车 C. 筒车 D. 水转翻车 5.玄奘12岁出家,遍读佛典,其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灌而成的求知之路。历史上,他曾( ) A.西游天竺 B. 东渡日本 C. 出使西域 D. 七下西洋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7.在古代,“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 )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考试制 D.察举制 8.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文成公主 B.蔡文姬 C.王昭君 D.金城公主 9.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完成于哪一时期?( ) A.隋朝 B. 明朝 C. 元朝 D. 南宋 10.词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的哪个朝代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 ) A.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的是谁的崇高气节?( ) A.王安石 B.韩世忠 C. 岳飞 D. 文天祥 12.《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其作者是( ) A.苏轼 B. 郭守敬 C. 赵孟頫 D. 张择端 1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 A.《资治通鉴》 B. 《史记》 C. 《三国志》 D. 《汉书》 14.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 A.长江流域 B.太湖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15.毛泽东有诗词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6.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在历史上废除丞相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 唐太宗 C. 隋炀帝 D. 明太祖 17.明朝中期倭寇疯狂进犯浙东沿海。率军九战九捷,荡平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A.文天祥 B. 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18.350多年前,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左宗棠 D. 康熙帝 19.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 的主题是( )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0.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 ) A.驱逐了外国殖民势力 B.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 D. 巩固了清朝的海防 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