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1.2.重点.。.。难点。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古老的东方,一个充满诗意的国度,中国。在她灿烂的古代文明宝库里,诗歌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它夺目的光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首古诗。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赏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也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
(二)背景资料
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杜甫在“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展示郭沫若先生的杜甫的评价。
(三)诵读古诗,感悟情韵
1.
(2)注意读准字音。
(3)注意节奏(用“/”在诗中标志节奏)及重音。
此诗为歌行体古诗,诗句以七言为主,其节奏一般为“二二三”
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
3...
(五)析读古诗,理解情感
1.? 群童抢茅 唇焦口燥
雨脚如麻长夜沾湿
茅屋为秋风所破,长夜沾湿彻夜不眠。
2、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了什么?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自身 秋风破屋(国破民弱) 现实
推
己
及
人
天下寒士 广厦万间(国势中兴) 理想
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六)名句赏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句句蝉联而下,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三”字又怎么理解?群童为何抱茅?
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换成“吹”,风的力度不够;“掀”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
(2)这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诗人饱经战乱,早已未老先衰。虽然诗人当时只有49岁,但却是华发早生:“白头到更短,浑欲不胜簪”。因而这个“老”字用得准确。
(3)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
一叹天公无情毁屋;二叹儿童幼稚的恶作剧,不明人间苦楚;三叹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4)“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有何含义?
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5)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铁”的含义?
??“铁”表示很凉、很硬(天寒冷);色彩上表明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四、赏析《过故人庄》:
诗人简介:
孟浩然,襄阳人。早年隐居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后往吴越等地漫游。他的诗多写山林静趣和怀材不遇的苦闷,艺术造诣较高,写景诗有不少刻画入微的名句。与王维并称“王孟”。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诗中描写了怎样的田园风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不过是绿树青山、场圃桑麻,而这一切在诗人眼中却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他的心灵得到宁静和快乐。这首诗既写美丽的田园风光,也写老朋友的友谊。诗中充满了喜悦——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比喜爱。
名句赏析:
哪些诗句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
明确: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环抱着村庄,这是近景;郭外青山逶迤,那是远景。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写出一派清幽淡静的气氛。
五、《游山西村》赏析:
1.诗人简介:
陆游 (1125一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高考试题(地理)天津卷带解析.doc
- 2016年高考试题(地理)新课标Ⅰ卷带解析.doc
- 2016年高考试题(地理)新课标Ⅱ卷带解析.doc
- 2016年高考试题(地理)浙江卷带解析.doc
- 2016年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带答案.doc
- 2016年高考试题(数学文)北京卷带答案.doc
- 2016年高考试题(物理)北京卷带答案.doc
- 2016年高考试题(物理)新课标Ⅰ卷带答案.doc
- 2016年高考试题(物理)新课标Ⅲ卷带答案.doc
- 2016年高考试题(物理)浙江卷带答案.doc
- 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过关检测卷新人教版.docx
- 第十三章轴对称(复习课)1.ppt
- 15.1.2分式基本性质(2).ppt
- 期末冲刺(补全对话30道).docx
- 【华创证券-2025研报】2025年二季报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持仓分析.pdf
- 【港交所-2025研报】景福集团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pdf
- 【天风证券-2025研报】2025中报前瞻:关注预告日至财报日的景气超额.pdf
- 【国金证券-2025研报】连连数字(02598):跨境支付先行者,前瞻布局虚拟资产.pdf
- 【第一上海证券-2025研报】云工场(02512):云工(02512):IDC方案服务商,边缘云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pdf
- 【东方证券-2025研报】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二季报全解析:重点关注科技医药双主线和中小盘高成长主题基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