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联达预算软件学习PPT课件
4.2.4板受力筋-绘图 关注点: 1、单板,多板 2、水平,垂直,xy方向 3、查看布筋情况 * 4.2.4板负筋-定义 关注点: 1、左右标注 2、单边(非单边) 3、标注是否含支座宽 4、分布钢筋 * 4.2.6板负筋-绘图 关注点: 1、按梁,画线布置 2、交换左右标注 3、修改负筋长度 建立负筋时,只需建立一类钢筋,尺寸不同选中修改即可 4、查看布筋范围 * 4.2.4板负筋-核量 负筋中有分布筋 * 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 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 4.2.6板负筋-核量 负筋中有分布筋 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计算 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弯勾*2 4.2.4板-总结 板 板受力筋 板负筋 底筋 面筋 中间层筋 温度筋 板负筋 分布筋 马凳筋 4.2.4板-总结 板绘图: 点、自动生成板 修改构建图元名称 热键: 单独按字母(Z、L、B) Shift+z、L、B 显示/隐藏构件 显示/隐藏构件名称 !注意:输入法必须为英文 4.2.4板-总结 板受力筋: 单板/多板 跨板受力筋: 接触三块板的负筋,中间承受正弯 距。 水平 垂直 Xy方向 4.2.4板-总结 板负筋: 定义板负筋时注意: 1、只要钢筋信息(级别、直径、间距)一 致,即使深入长度不一样,都定义为一种; 2、分布筋信息直接在负筋属性中输入。 核查布筋范围: 受力筋 :查看受力筋布置情况 负 筋 :查看布筋范围 4.2.5相似楼层处理 (楼层复制)修改构件的顺序和绘图顺序保持一致 。 柱 梁 板 * 4.2.6顶层 板 斜板 * 4.2.6顶层 斜板操作步骤: 1、画板 2、合并 3、偏移 4、分割 5、三点定义斜板(注意:三点为屋脊处两个点、最低处一个点) 6、平齐板顶 * 整体偏移:偏移方向和偏移值相同 多边偏移:偏移值和偏移方向不同 坡屋面板绘图 4.2.8独立基础-识图 * 4.2.8独立基础-定义 新建独立基础 新建独立基础单元 * 4.2.8独立基础-绘图 关注点: 点(找柱子中心点) * 4.2.9条形基础-识图 4.2.9条形基础 定义 条基单元 绘图 直线 * 4.2.10基础梁 识图 * 3.1 建轴网 四.绘图输入 主要内容包括 1、绘图界面介绍 2、框架结构绘图操作 3、其他基础绘图操作 4.1绘图界面介绍 菜单栏 * 4.1绘图界面介绍 工具栏 * 4.1绘图界面介绍 导航栏 * 4.1绘图界面介绍 提示栏 * 4.2框架结构 4.2.1框架流程 按照支座关系:柱- 梁- 板- 基础 * 4.2.2柱-识图 钢筋级别表示 : * 4.2.2柱-识图 * 4.2.2柱-定义 * 4.2.2柱-绘图 关注点: 1、点 2、查改标注 4.2.2柱-总结 柱的定义: 1、类别 2、全部纵筋和角筋、B边一侧、H边一侧两种输 入方式的适用情况 3、箍筋信息输入:A/B/C8-100 4、其他箍筋 5、芯柱 6、节点区箍筋 7、上下加密范围 柱的绘制: 点 查改标注 4.2.3梁-识图 标注方式 集中标注 包含钢筋种类 上部通长筋 下部通长筋 构造筋(抗扭钢筋) 箍筋 * 4.2.3梁-识图 标注方式 原位标注 包含钢筋种类 左支座负筋 右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筋 下部筋 * 悬挑钢筋 架立筋 次梁加筋 吊筋 加腋钢筋 4.2.3梁-定义 关注点 1、类别 2、钢筋信息 * 4.2.3梁-绘图 关注点: 1、直线,画弧 2、原位标注,平法表格 3、梁跨(原位)数据复制 4、应用同名梁 5、对齐 * 4.2.3梁-核量 梁支座负筋伸入长度 左、右支座负筋的计算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第三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5 4.2.3梁-核量 梁支座负筋伸入长度 *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上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 下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5+支座宽 4.2.3梁-核量 箍筋加密区 * 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 4.2.3梁-总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