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明清的制度建设与社会变动.pptVIP

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明清的制度建设与社会变动.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1368~1840年) 制度建设与社会变动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21年 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先秦时期 220年 秦汉时期 封建社会的统一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589年 封建国家分裂,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907年 隋唐时期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368年 宋元时期 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1840年 明清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废除宰相 设内阁 王阳明心学 李贽进步思想 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思想 京剧 资本主义萌芽 海禁、闭关锁国 军机处的设立 考点 范围 考查角度 题型与分值 政治文明 (2014·课标全国Ⅱ,T27)明代内阁制的特点 选择题,4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T40)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及作用 非选择题12分 (2016全国新课标Ⅱ卷,T27)从宗法角度考查清代对台湾的管理 选择题, 4分 (2016·课标全国Ⅰ,T27)明代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影响 选择题,4分 经济 文明 (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T27)清代对外贸易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选择题, 4分 (2015·课标全国Ⅱ,T27)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选择题,4分 (2016·课标全国Ⅲ,T27)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选择题,4分 (2016全国新课标Ⅰ卷,T40)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非选择题12分 思想 文明 (2014·课标全国Ⅰ,T40)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成果的比较 非选择题12分 (2016全国新课标Ⅲ卷T40)从儒家思想角度考查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 非选择题10分 明清正处于中国社会转变的前夜,此时的西方已经完成社会转型,东西方历史开始互动,从这个命题角度来看,这一历史阶段无疑是全国新课标卷考查的重中之重,是备考复习中值得着重关注与拓展的知识区域。 综观以往考题类型,选择、非选择题都有,每年均有涉及,考点多集中在明朝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清朝近代社会发展的迟滞与边疆问题上。高考命题特点决定我们复习的重心应集中在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以及运用各种史观对其进行历史分析。 自主思考1: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明清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体现了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趋势:一是皇权不断地加强,相权不断地衰落,直至被废除。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三是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 直通高考 (2014·课标全国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一、明清的政治文明 问题探究一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万历十五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变化与特点。 答: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 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材料二 清入关前,凡军国大政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这种传统被继承了下来。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也称“国议”(或公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雍正七年(1729年),为方便及时处理西北地区与准噶尔部的作战军务,始设军需房,以亲王、大臣充任。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雍正十年三月,颁军机处印信。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预政务的权力。军机处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的“无专官”。凡被选入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宠眷的亲信,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