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科技]第18讲第四章 第四五节 吹膜板材挤出机头设计.ppt

[工程科技]第18讲第四章 第四五节 吹膜板材挤出机头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第18讲第四章 第四五节 吹膜板材挤出机头设计

3、衣架式机头流道设计 当塑料的非牛顿指数m已知时,流道几何参数关系见表4-6-1所示。 比较r和R0两式可得 3、衣架式机头流道设计 (3)岐管坐标的确定:即求解岐管的下沿线的轨迹。 扇形区由流道长度不断变化的三角区Yc和流道长度不变的稳压区Y0组成,经推导可得: 稳压区长度 式中 φ——系数。 3、衣架式机头流道设计 (4)模唇区长度L确定:L应有足够长度,以消除记忆效应,消除因熔体弹性恢复引起的出模膨胀。 式中 ts——熔体在该温度下应力松弛时间,其值实际难以确定,常用长 厚比L/h的经验数据确定。 鱼尾式机头:L=(15~50)h PVC:L/h=30 聚烯烃: L/h=10~20 3、衣架式机头流道设计 衣架式机头典型结构 特点:流道应光滑过渡,不留死角;模唇间隙可调;阻尼筋高度可调。 4、螺杆分配式机头流道设计 机头结构:在T形机头的直岐管内安装螺杆,依靠螺杆的作用将物料沿直岐管强制分配,并在等压下沿侧缝均匀挤出。 应用:适用于宽幅板材(可达4m)、特厚板材(可达40mm)和粘度很大、含各种填料流动难的塑料,以及热敏性塑料板片材挤出。 4、螺杆分配式机头流道设计 (1)端部供料型螺杆分配机头:分配螺杆直径应稍小于挤出机螺杆,采用渐变型结构,为减轻螺杆挠曲倾向,使物料的摄入与排除更均匀,分配螺杆多为4~6头螺纹。 (2)中央供料型螺杆分配机头:分配螺杆从中央到两端分成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两段设计,也采用渐变型。 4、螺杆分配式机头流道设计 特点:分配螺杆转动易使制品出现波浪形料流痕迹;螺杆机头还可加阻流棒,以进一步调节片材各点的厚度,克服流痕影响。 4、螺杆分配式机头流道设计 螺杆分配式机头流道尺寸:图4-6-14;经验数据见表4-6-2。 4、螺杆分配式机头流道设计 模唇结构:模唇是调节板片材厚度的辅助手段,一般由许多螺钉调节,操作较麻烦;实际操作常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出料均匀。 柔性模唇调节:利用热螺栓自动调节平缝式机头的柔性模唇,当模唇间隙偏小时,切断电源、空冷螺栓,使其收缩,模唇自然间隙增大,反之亦然。 5、莲花瓣式机头 流道结构:流道数量逐层倍增,尺寸变小,在模唇处均匀挤出。 6、挤板机头示例 中心进料口 思考题 板片材挤出机头设计关键是什么?流道结构对板片材挤出有何影响? 不同板片材挤出机头如何选用? 板片材挤出机头制品厚度如何调节?阻尼筋设置有何要求? 福建工程学院《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四章 塑料挤塑成型模具 *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一章 概论 第四章 塑料挤塑成型模具 第四节 吹塑薄膜挤出机头设计 一、吹膜机头的分类及特点 二、吹膜机头的结构设计 三、吹塑薄膜的冷却定径装置 第五节 板片材挤出机头设计 一、板片材挤出机头类型 二、平缝式机头的设计要点 一、吹膜机头的分类及特点 第四节 吹塑薄膜挤出机头设计 吹膜机头分类: 根据吹膜牵引方向不同分为上吹、下吹和平吹三种;可依产品规格、使用原料、生产条件、质量要求和经济核算等来选择。 按机头结构分:侧边进料的芯棒式机头、中心进料的十字机头、螺旋式机头、径向流道莲花瓣(或多流道)机头、旋转式机头等。 可用 可用 可用 适用 PC 膜 可用 可用 可用 适用 PA 膜 可用 可用 可用 适用 PS 膜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PP 膜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PE 膜 不可用 不可用 可用(平吹) 适用 PVC 膜 莲花瓣式机头 螺旋式机头 十字机头 芯棒式机头 一、吹膜机头的分类及特点 机头特点: 上吹法:泡管形状稳定,占地面积小,易生产折径大、厚度大的薄膜;但要求厂房较高,不适用于粘度小的原料,不利于薄膜冷却。 下吹法:生产线速度较高,有利于薄膜的冷却,适用于粘度小的原料,但不适于生产较薄的薄膜,设备安装位置高,不便维修。 平吹法:引膜容易、操作方便、辅机结构简单;但占地面积大,膜管自重下垂,薄膜厚度不均,不适用于生产折径大的薄膜。 机头设计关键参数:吹胀比、牵引比、口模环隙尺寸; 吹胀比:薄膜泡管直径与口模直径之比,是吹膜生产工艺的控制要点,吹胀比在,薄膜的横向强度高;吹胀比控制不当,膜管稳定性差;一般吹胀比为1.5~3。 牵引比:薄膜牵引速度与管坯挤出速度之比;牵引比大,薄膜拉伸大,纵向强度随之提高;牵引比过大,膜厚难以控制,甚至可能破裂;一般牵引比为4~6。 1、芯棒式挤出机头 二、吹膜机头的结构设计 机头工作过程:物料由机颈到达芯棒后分割为两股,绕芯棒轴斜面流动至芯棒尖处重新融合,之后经分流锥扩展成管坯从口模均匀挤出,再由压缩空气吹胀成薄。 膜坯厚度均匀性可由6~8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