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史地]第一部分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 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题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由图文材料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1)R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等区域地理特征。(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揭示了构成环境的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故某一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各要素的变化。 [答案] 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常见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和生物循环示意图等。 物质循环示意图能充分反映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因而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 攻克该难点,同学们要关注物质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平时复习物质循环运动过程时,首先要把握其运动变化的方向,其次要注意运动和变化的循环性,并抓住循环的重点环节。 1.地壳物质循环图 学法指导:重点理解箭头的方向和含义。如岩浆岩指向沉积岩的箭头的含义是外力作用;岩浆岩、沉积岩指向变质岩的箭头的含义是变质作用等。 2.大气环流图 (1)热力环流图: 学法指导:注意冷却、受热对气压分布的影响,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的不同。 (2)季风环流图: 学法指导:注意比较各箭头含义的差异。如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温暖湿润,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低温干燥。 (3)三圈环流图: 学法指导:(1)注意把三圈环流与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结合起来学习;(2)理解高、中、低纬三个环流的高度不一的原因:低纬度地区,地面受热较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高,低纬环流高度较高;反之,高纬度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层高度低,高纬环流高度较低。 3.水循环图 学法指导:(1)图中包含水循环的三种类型;(2)注意各箭头的含义,即水循环的环节。 4.生物循环图 学法指导:理解各箭头的含义,即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1.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该图可以说明( ) A.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 B.生物只能依赖并适应环境,不能改造环境 C.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 D.生物的出现减慢了岩石的风化速度 解析:该题考查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原始大气演变成现在的大气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答案: C 2.(2011·广东高考)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 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 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解析:石灰岩广布地区容易发生岩石溶蚀;该区域溶洞、地下暗河发育,地表水缺乏,导致土地生产力退化;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可能还会加剧这一现象。 答案: C 3.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之间的哪一功能 ( )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 解析:从图中关系不难看出,藏羚羊的存活率和数量与环境有关,环境影响藏羚羊的数量,藏羚羊的数量也影响环境,它们之间要达到某种平衡状态。 答案: B (2012·清远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 累减少 5.该示意图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解析:该题组考查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土壤热容量增大,白天升温慢,夜间降温也慢,所以使气温变幅减小(②);蒸腾作用加强,空气中水汽增多,降水几率增大(③);土壤湿度增大,也会直接使地面蒸发增多(①),增大空气湿度。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史地]江苏地理高考热点剖析.ppt
- [政史地]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ppt
- [政史地]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ppt
- [政史地]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ppt
- [政史地]珠三角区域广告赏析11月2期.ppt
- [政史地]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课件.ppt
- [政史地]甲午中日战争2.ppt
- [政史地]第14章机械能.doc
- [政史地]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课件.ppt
- [政史地]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华书局.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