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学术前沿讲座
一 我国大气环境现状综述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我国巨大的能源消费规模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引起的环境 污染 已使 国家不堪重负,我国能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现在的污染,更重要的是未来潜在的能源需求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
1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由于我国当前大多数空气污染物属于“存量型” 污染 ,即当前环境质量不仅决定于当前的污染排放量 ,还受 以往排放的污染物的影响 ,当前排放的污染物不仅影响当前的环境质量,也对今后的环境质量造成影响。在评价环境质量时应该从环境中污染物浓度指标和污染物排放量两方面对全国大气质量的现状进行考察 。
1.1 从大气环境质量指标考察大气环境质量
统计数据显示 ,自2000年 以来 ,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整体呈好转趋势 ,颗粒物超过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2004年 46.8%的城市颗 粒物超过二级标准 ,比 2003年增加 1.2个百分点; 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占14.3% ,比上年减少 6.9个百分点。但S02浓度呈增高趋势 ,2003年和 2004年S02年浓度均为 0.049 mg/m3,比 2002年增长 0.006 mg/m3,且 S02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自2000年以来 基本上呈下降趋势 。
2005年共有 522个城市开展了空气质量监测, 包括地级以上城市319个、县级城市203个。其中空气质量为一级的城市22个,占4.2%;二级的 293 个,占56.1%;三级的 152个 ,占29.1%;劣于三级的城市55个 ,占 10.6%。达到或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统计城市比例比上年增长了21.7个百分点 ,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同比下降了 9.6个百分 点,与2004年相比,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1.2 从排污总量角度考察
受污染源集中程度的影 响,大城市 的环境质量指标不能准确反映整体环境负担情况 ,比较而言 ,污 染 排放 量可 以更客 观地 衡量 环境 负担 。 1995年 以来 ,由于 国家 对 S02、烟 尘 、工 业 粉 尘 等主要污染物 的排污实施总量控制和经济结构的调 整 ,到 2002年 ,全 国 S02、烟尘 、工 业粉 尘排 放量 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从 2002年末开始 ,S02排放总量快 速增 长 ,烟 尘 排 放 也 略 有 升 高 。 据 初 步 统 计 ,2005 年全 国 S02排放 总量 已达 到 2 549万 t,比 2004年增 加达 13个 百 分 点 。近年来 酸雨发生频率及酸雨分 布 区域保持稳 定 ,但 部分 地 区酸雨 强 度加 大 。2005年 全 国开展 酸 雨监 测 的 696个 城 市 中 ,357个 城 市 出 现 酸 雨 ,占 51.3%。从酸 雨 出现城 市 比例 和 降水 酸度分 析 , 2000年 一2005年期间 ,全 国出现 酸雨城市 比例在 50%~60%间波动,但重酸雨 (pH值 ≤4.5)城 市 比 例呈升 高趋 势。从 酸雨 区域分 布分 析 ,2000年 一 2005年期间 ,以重庆 、贵阳为代表 的西南 酸雨 区酸 雨污染有所减轻;华 中酸雨区(湖南、江西等省)酸雨 强度有所增加 ;华东地 区特别是浙江省酸雨污染进 一步加重;华南酸雨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污染加重。
2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现状分析
针对 目前 的大气污染状况 ,我 国从国家到地方 均对大气污染的控制采取 了相应 的政策,各省都制 定了本地的大气污染控制计划 ,但从 目前 的污染状 况来看,现有的治理方式并不理想。综合分析造成 我 国大气污染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超常规发展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中煤炭 占70%左右 ,燃 煤是大气 sO2污染 的主要 来源 ,我 国目前燃煤SO2排放量 占全 国 S02排放总量的 90%以上。 自2002年末以来,高物耗 、高能耗的火电、钢铁、建材 、化工 等工业呈现过热发展的态势 ,年均增长率都在 15% 以上 ,这几大行业用煤急剧增长。仅 2005年全国能 源消费总量已达到22.2亿 t标 准煤 ,其中煤炭消耗 达到 21.9亿t,同比增长 14.4个百分点。火电行业 消耗煤炭量为 l1.1亿 t[引,占全 国煤炭消费总量的 50.7%。2005年初步统计火电行业 S02排放量已经 达到 1 400万 t。
能源 的超 常规增 长 和火 电行业 的快速 发展是导 致 S02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两控区”表现得更为明 显。2004年“两控 区”工业排放 SO2总量为 1 132.5 万 t,比 2003年 多 出 981万 t,占到全 国工业 排 放量 的 59.8%,而全 国火 电行 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化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第六章 教会法.ppt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详版.pptx
- 无铬厚膜底漆、厚膜预涂板和制备方法.pdf VIP
- 教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docx
- CMA考试 P2试题500道含解析.pdf VIP
- 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