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海洋生物入侵现状及应对措施-nowpapdinrac.PDFVIP

西北太平洋海洋生物入侵现状及应对措施-nowpapdinrac.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太平洋海洋生物入侵现状及应对措施-nowpapdinrac

西北太平洋海洋生物入侵现状及应对措施 (西北太数据与信息网络区域活动中心,2013 年3 月) 引言: 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物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从原分布区域进入一 个新的区域的地理扩张过程。海洋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有船舶运输和压 舱水、有意引进以及水产养殖。随着经济的发展,贸易行业和运输业的 不断繁荣,越来越多的海洋入侵生物被引进。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 是一个开放体系,引进的海洋物种有可能破坏当地自然海域的生态系统, 其相对陆地系统来说影响范围更大、更长久,控制和治理也更困难。 一、西北太平洋国家海洋生物入侵现状及其影响 据西北太行动计划数据和区域网络活动中心由中国、日本、韩国和 俄罗斯四国政府和研究部门、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完成的有关西北太区域 入侵物种的研究报告和专题研讨会的报告显示: 中国海域共计从国外引进了120 种以上的物种,主要来源是北美、 英国、欧洲、太平洋和北印度洋。其中有9 种细菌、7 种藻类、8 种植 物、7 种腔肠动物、1 种多毛目环节动物、17 种软体动物、8 种甲壳纲 动物、4 种苔藓、2 种棘皮类动物、4 种尾索动物、45 种鱼类、4 种鸟类 和8 种哺乳动物。到2007 年,中国共引进了41 种水产养殖物种,其中 引进的鱼类主要有:大鲮鲆、红鳍东方鲍、眼斑拟石首鱼、欧洲鳗鲡、 美洲条纹狼鲈和尖吻鲈;甲壳类主要有: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澳洲 龙虾、罗氏沼虾、斑节对虾、南美蓝对虾等;贝类主要有:海湾扇贝、 虾夷扇贝、长牡蛎、红鲍、绿鲍、象拔蚌和硬壳蛤等;水生植物主要有: 1 互花米草、大米草等;其他还有象牙藤壶、致密藤壶、纹藤壶、玻璃海 鞘、曼氏皮海鞘、冠瘤海鞘等。通过压舱水入侵的藻类有:洞刺角刺藻、 新月圆柱藻、方格直链藻、柔弱菱形藻、微型原甲藻、反屈原甲藻、斯 氏梨形藻、微缘羽纹藻、波罗的海甲藻、链状亚历山大藻和多甲藻、塔 玛亚历山大藻、链状裸甲藻、米氏凯伦藻等。 日本共有 39 个海洋入侵物种(截至2011 年),主要来源为西北太平 洋、东亚海和西北大西洋,且近年呈增速加快趋势。其中通过船体污垢 入侵占60.9%,通过压舱水入侵占15.2%,通过水产养殖入侵占13%。其 中海洋入侵物种主要包括2 种扁形动物、3 种环节动物、12 种软体动物、 12 种节肢动物、9 种苔藓和1 种被子植物。海洋入侵物种主要有:蜘蛛 蟹、地中海绿蟹、硬壳蛤、花鲈、佛徒玉螺、纹藤壶、半褶织纹螺、地 中海贻贝、泰国翡翠贻贝、沙筛贝、中华文蛤、华美盘管虫、台湾蚬等。 韩国共有海洋入侵物种27 种(截至2010 年),其主要来源是船体污 垢、压舱水以及海水养殖。入侵物种中包括1 种海绵动物、3 种腔肠动 物、3 种软体动物、4 种蔓足类、5 种苔藓动物、5 种脊索动物和6 种藻 类。其中重要入侵物种有7 种,分别为地中海贻贝、纹藤壶、裂孔藤壶、 玻璃海鞘、皱瘤海鞘和两种石莼。 俄罗斯共有海洋入侵物种66 种(截至2011 年),入侵的主要渠道是 航运和压舱水,其次为水产养殖和国际引进。入侵的物种主要有致密纹 藤壶、河蜾蠃蜚、红星梭子蟹、瘤斜纹蟹、双齿围沙蚕、地中海贻贝、 皱纹盘鲍、小海兔、加州草苔虫、玻璃海鞘、棱皮龟、红海龟、侧尾海 蛇等。 海洋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经济、公众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危害。 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主要是破坏生态安全、威胁生物多样性、破坏遗传多 2 样性、造成遗传污染。在危害经济方面,外来海洋入侵物种对农业生产 造成了巨额损失。同时,各种用于清理、控制外来入侵生物的费用也是 巨大的。入侵物种对社会、生态、环境、资源造成的间接损失就更难以 估计。在危害公众健康方面,很多海洋入侵物种本身就是人类的病原体 或者是病原体的传播媒介,从而引起流行性传染病,危害人类健康。 二、西北太平洋国家应对海洋生物入侵的政策和措施及不足 中国尚未针对海洋入侵物种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但是一些相关法 规涉及到对海洋入侵物种的管理,比如《中国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 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中国渔业法》 第16条规定,水产新品种必须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推广。《海洋环境保护法》第25 条规定,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应当进行科学论证,避免对海洋生态系 统造成危害。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