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学]上海交大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潘英丽第9章 通货紧缩及其防范
第9章 通货紧缩理论及 反通货紧缩政策 一、通货紧缩的概念 二、通货紧缩的历史与现状 三、通货紧缩的影响或成本 四、通货紧缩的原因 五、通货紧缩的理论解释 六、反通货紧缩政策 一、 通货紧缩的概念 通货紧缩可理解为以CPI或GDP平减指数表示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 典型通货紧缩的三个特征: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经济出现衰退(GDP连续两个季度以上出现负增长)。 通货紧缩需用恶性循环机制解释 价格持续下降,以某方向持续变化,反映的是一个动态过程,动态过程不能用静态的供求失衡来解释,必须找出造成物价沿某一个方向变化的机制。 二、通货紧缩的历史与现状 1、19世纪金本位制度下的通货紧缩 P51 表1-1 1814-1913年各国批发价格及其变动(与前期相比):1913=100 时间 1814 1949 1872 1896 1913 1814-1913 美国 178 80 -55 138 +66 67 -50 100 +49 - 44 英国 178 90 - 49 125 +39 76 -39 100 +49 - 44 德国 129 71 -45 111 +56 71 -36 100 +41 -22 法国 132 96 -27 124 +31 71 -43 100 +41 -24 19世纪通货紧缩原因 1900年美国的物价只有1800年的一半; 1900年英国的物价只有1800年的1/3。 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引起货币需求大幅度增长,但是黄金货币的供给不足,引起通货紧缩。见图4, P51。 19世纪通货紧缩伴随低增长 美国年均增长1.5%, 英国1%。 增长原因在于:技术进步(铁路、通讯) 未形成通缩预期,长期利率未下降。 2、20世纪初的通货紧缩 1929-33年:性质、程度都与19世纪不同。 美国CPI下降24%, GDP下降30%。 原因:总需求崩溃;信用问题,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给下降。 3、20世纪未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AD引起的通缩比AS引起的更有害; AD引起的通缩更易发现。 四类指标:价格水平、过剩产能、资产市场、信贷与货币指标。 IMF有一项重大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全球范围的通缩压力的存在。 价格下降的国家比率 以价格下降(CPI0%)国家月数作为计量单位,已从90年代上半期的1-3%上升至过去5年的8-15%。其中,发展中国家比率比发达国家高。(CPI1%)的两类国家都已接近25%。 IMF通缩指数及35国排序 P23 高风险国家:日本、香港、台湾、德国 中等风险国家:比利时、芬兰、挪威、葡萄牙、新加坡、瑞典、瑞士; 低风险国家:澳地利、巴西、加拿大、中、法、西腊、印度、爱尔兰、意、韩国、墨、荷兰、波兰、泰国、英、美。 小风险国家:澳大利亚、智利、丹麦、马来西亚、新西兰、俄罗斯、南非、西班牙。 通货紧缩的其他指标 以上提供了CPI与PPI指标,另外有 1、过剩产能与产出缺口指标, 特别是日本,亚洲问题大,HK、新加坡、巴西、波兰、俄罗斯较严重。 2、资产价格:亚洲、拉美。 汇率升值、不动产价,日本、德国 3、信贷与货币指标:日、德、香港、新马泰。 IMF对日本的评价 CPI的下降已持续41个月。 通缩风险很高,GDP缺口增大,对价格下降的压力增大。失业缺口增1%或GDP缺口增2%,则通缩会加深,并形成通缩循环。通缩未恶化在于预期的粘性。需要更积极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意图的交流。 IMF对中国的评价 温和的通缩与转轨因素和长期供给因素相关。 转轨引起的短期因素:更低的商品价格、加入WTO削减关税、对价格上涨的限制。 长期因素:国企改革引起的生产率提高、新技术应用、更强的市场竞争。不能关闭国企引起的过多产能。 接上页: 我国通缩的危险较小。 过去四年出现价格两次下降。CPI、PPI:1998, 2001未-2002 2003一季度M2/GDP18.5%, 贷款大增, 但货币政策有效性弱, 财政面临压力. 中国CPI指数 三、通货紧缩的影响或成本 通缩成本取决于起源、程度与持续时间 积极AS因素和外部影响引起的,无害; AD引起的,有重大成本。 1、债务-债权人间收入再分配 产品与资产价格下降,货币实际升值,导致债务人偿债负担增加。 2、抵押品与资产负债表效应 通缩时期,由于抵押品贬值,债务人的损失并不能为债权人得益所冲销。 资产价格下降引起抵押品抛售,后者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