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试题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传播学类《大众传播学概论》试卷(A)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 1.信息 信息(infomation),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等。 2.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选择性接触 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 4.传播效果 狭义上,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广义上,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效果的三个层面:认知、心理和态度、行动。 5.魔弹论 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二、填空题(1分×15=15分)。 1.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5)网络传播时代。 2.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5W模式”。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中发现了舆论领袖的存在,从而为“两级传播”论提供了依据。1948年,被誉为“传播学的另一位伟大的工程师”的威纳出版了《控制论》一书,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3.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媒介三论”,它们分别是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体延伸论和“冷媒介”与“热媒介”。 4.美国学者席伯特和施拉姆等人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媒介规范理论分别是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维埃的共产主义理论。 三、简答题(10分×3=30分)。 1.简述大众传播的正面功能与负面影响。 (1)正面功能:①环境监视功能(了解)、②社会协调功能(沟通)、③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积累、保存)、④提供娱乐。 (2)负面影响:①大众传媒持续不断的宣传会使人们丧失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②媒介是大众的审美鉴赏能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③媒介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者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④媒介的“麻醉”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人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二是由此剥夺了人的行动自由能力。 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1)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2)第一,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第二,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些基本效用,这对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在这个意义上,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3)局限性表现在: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它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仅仅指出受众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 ,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3. 请从传播主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等三个角度来谈谈传播效果产生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1)传播主体。①信源的可信度②传媒主体的知名度③传媒主体的专业权威性 (2)传播技巧。①“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②“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③“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④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3)传播对象。①听从性。②恐惧诉求。③接种免疫论。 四、辨析题(20分×1=20分)。 1.电视是对儿童来说亦师亦友。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好伙伴。 电视较之于报纸、广播等而言是强势媒体,可以超越识字能力的限制而拥有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儿童阶段在人生中具有最大的可塑性,在一个人的成长阶段有着至关紧要的地位。 电视是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者,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来源,社会学习的指导老师,娱乐消遣的伙伴。 电视对儿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涵化过程”,是一种长期而深远的影响。电视的介入正在改变以往的家庭教育模式。它实际上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