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医学之机械性损伤概论
机械性损伤概论
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所使用的劳动工具和致伤物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古代赤手空拳的斗殴、械斗,发展到当今的激光、原子能损伤,即是一个例证。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皆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机械性损伤。由于机械性损伤常涉及违法犯罪活动或疑有违法犯罪行为,其发生率和死亡率皆高,因此,是法医病理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致伤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机械运动形式不同;人体组织结构生物力学性质和反应性的差异,使机械性损伤的鉴定成为法医学鉴定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机械性损伤是常见的暴力性伤害死亡的原因之一。1979年,美国Chicago发生的1098起暴力性死亡案件中,因枪弹创和刺切创致死的为926例,约占84%。1984年,加拿大Alberta地区发生的429起暴力性死亡中,机械性损伤致死者163例,约占38%。有人统计北京地区10年中暴力性死亡8711例,损伤致死的1831例,占被检验的暴力性死亡的21%。湖北地区统计了1957~1986年30年间的8610例尸检资料,其中损伤为 2701例,占31.37%。这些统计数字,尚未包含损伤后未发生死亡的案例。由此可见,机械性损伤是法医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概 述
一、机械性损伤的概念
致伤物造成人体组织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称为损伤(injury)。致伤物指所有能引起机体损伤的物体,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其中物理学因素中除雷电、高低温损伤外,以机械性损伤为主。致伤物与人体以机械运动的形式相互作用,造成机体的损伤,称为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 injury)。包括殴打、踢、咬、刀刺、射击、爆炸和交通损伤等等。
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方式有:(1)运动的致伤物打击相对静止的人体;如罪犯用棍棒或斧锤打击受害者头部,一般情况下,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2)运动的人体撞击于静止的物体;如撞击地面、墙壁、电线杆等。(3)运动的致伤物与运动的人体相撞,如运行的汽车撞击行人。
机械性损伤一旦发生,可造成人体各种不同程度的伤害。轻微者可在局部造成疼痛,轻度红肿,不遗留瘢痕,亦无功能障碍。重者可在局部产生一系列的功能或形态改变,形成瘢痕,或造成肢体缺失残废。心、脑等重要器官损伤可造成死亡,颅脑、脊髓、四肢等部位损伤可造成残废或其它后遗症。损伤后还可出现并发症,主要包括:失血、栓塞、感染、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其它继发性改变(见死因节)。
二、影响机械性损伤形成的主要因素
机械性损伤形成的机制受作用力的强弱、人体组织的结构特点和致伤物的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影响机械力作用的物理学因素
机械性损伤的部分机制可应用物理力学和生物力学的有关知识来解释。机械力是使静止的物体运动,或使运动的物体改变运动状况的外来作用,或指两个物体相对运动中相互作用的强度。导致损伤的机械力表示致伤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强度。从物理学角度,应考虑下列几点:
1.物体的动能或位能 力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能量转换决定的。物理学中表示位能(或势能)的公式是Ep=mgh,式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物体所处的高度。因此,人体体重越大,离地面越高,跌倒或高坠时所受的力越大,损伤也越严重。人体从高处坠落的过程中,若被障碍物所阻挡而分段下坠,则势能分段递减,从而转换成的动能较小,故所造成的损伤较未受阻挡者为轻。
表示动能的公式是:Ek=1/2mv2,式中m为质量,v为运动的速度。如致伤物速度不变,质量增加1倍,所受力也增加1倍;如致伤物质量不变,而速度增加1倍,作用于人体后人体所受力将增加4倍。由此可见,致伤物的运动速度在损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如缓慢地将一块砖放置在头顶上,由于速度几乎为零,则不会引起损伤,但若以一定速度将该砖抛打在头部,则可造成颅脑损伤。同理,高速运动的弹头,尽管质量小,却可引起人体严重的损伤。由此可见,致伤物的运动速度在损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致伤物除直线运动外还有转动运动。作转动运动时产生转动能。由于外加了转动能,质量、形态和速度相同的致伤物在作旋转向前的直线运动时比单纯的直线运动时产生的能量大得多。如来复枪的枪弹因旋转前进,其致伤力比不旋转的弹头大得多。
2.能量释放的时间 致伤物作用于人体或人体撞击致伤物后,从开始碰撞到静止所经过的时间即为能量释放的过程。物理学中用冲量表示I=f(t-t0),其中f为动能,t为作用时间。一定质量的致伤物,在冲撞过程中若其速度变化甚大,冲撞时间极短时,则能量释放到人体的时间甚短,冲撞力甚大,所造成的损伤严重;反之,如致伤物运动的速度变化较缓慢,能量释放到人体的时间较长,冲撞时间延长时,则冲撞力较小,所形成的损伤较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写给班主任的三十条建议.docx VIP
- 核反应堆设计软件:RELAP5二次开发_(17).RELAP5接口开发与数据交换.docx VIP
- 3.1网络改变世界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三维超声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pdf VIP
- 公基础知识(陕西省省情).pdf VIP
- (2025秋新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docx
- Viaton外研通单词机VT-D10使用指南.pdf
- 学校超市经营方案(完整).doc VIP
-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考点精讲版).pptx
- 成都盒马鲜生末端物流配送管理与路径优化研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