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层建筑消防知识培训文档
高 层 建 筑 消防知识培训 一、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的非单层民用建筑和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地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称为高层建筑。由于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火灾隐患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再缺乏有效的管理,必将造成大祸 。 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9?20”火灾中,由于大量使用聚氨酯材料装修,表演人员使用道具枪引燃顶棚聚氨酯材料,现场监控录像显示,火灾发生后仅46秒,有毒浓烟就笼罩了整个大厅,造成44人死亡。 2009年“4.19”南京中环国际广场火灾,过火区域主要为外墙的两个相临空调外机井(9层至50层)燃烧物主要为井壁的保温层 。 今年“11.15”上海静安高层住宅火灾,火灾起因是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燃外墙脚手架上的尼龙网导致大火。大量事实证明,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一般都是由客观因素、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造成的。 (一)客观因素造成的火灾危险性 1、容易燃烧并产生毒气。高层建筑内部装修多采用木质材料和有机塑料制品,如吊顶、家具、窗帘和地毯等都是易燃烧的材料,火灾荷载大,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火星即可能踉成一场火灾。由于装修材料里有不少塑料高分子材料,不但易于燃烧产生轰燃现象,且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分解出大量的CO、CO2及少量的H2S、SO2等烟气和毒气,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2、燃烧猛烈并难以控制。高层建筑由于楼层多、高度大,室内外温差所形成的热风压也大,一旦起火,火烟运动的风压亦随之增强,楼层越高,着火物所需要的氧气供应越充分,火场区的热对流相应也快,燃烧就越猛烈,则火烟蔓延就更快、更迅速,更难以控制和扑灭。 3、用电负荷大,易引发火灾。在高层建筑中,大量增设了各种电气设备和先进的办公设备,伴随电气设备而来的是配电线路的增多,用电负荷增加,而用电负荷的增加是以电流的加大为前提的,若过载运行,久而久之,易使线路由于短路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引起电线、电缆过热,造成起火,或因绝缘层老化碰线而燃烧,火烟便会迅速随着导线扩散蔓延造成火灾。 (二)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危险性 1、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高层建筑内居住的人员多而杂,楼层高,垂直疏散距离长,而高层建筑唯一的疏散设施只有楼梯,因此,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将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在慌乱中还难免发生摔死、摔伤、跳楼等惨剧。 实验表明,在一座50层的建筑内通过楼梯将人员全部疏散完毕用了2小时11分;实验同时证明,火灾中烟气在竖直方向上的流动速度是人员疏散速度的100多倍。人员疏散又与烟火蔓延方向相反,人们不得不在烟熏和热气流的烘烤中疏散,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疏散的艰巨性和危险性,被困人群往往因来不及疏散而被烟火熏死或烧死。 2、素质参差,引发火灾因素多。因高层建筑内入驻单位性质不同,且对外接触频繁,出入人员复杂,有些人员不一定能遵守大楼的管理规定,如在禁烟区吸烟、未经人同意擅自触动电器开关或闯入机房重地、有意或无意地把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大楼等,给高层建筑留下众多的火灾隐患。由于居住的人员多,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的机率也会相应增多。据调查,因吸烟不慎而引起的火灾是高层建筑火灾最常见的原因。 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的火灾事故,就是一美国人晚上酒后躺在床上吸烟引着被褥起火造成的,致使中外旅客10人死亡,7人受伤 。 3、违章操作,频繁引发火灾。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许多的电气设备的自身使用故障率也不断下降。也就是说,对合格电气产品来说,只要严格按照其使用说明来操作或使用,它就能保证使用寿命和安全程度。就因为如此,人们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中往往马虎大意,或由于违规操作、或由于对设备使用不熟练误操作、或由于随意拆装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案例不胜枚举。 如2010年“5.31” 南通市中南汇泉国际广场在建工程火灾原因系电焊工在切割中南汇泉国际广场36层西南角立柱上的钢筋时,产生的火花引燃外墙保温材料而起火成灾。 4、容易恐慌,导致更大伤亡。人员在火灾撤离逃生时具有明显的共性,即在恐烟性、恐热性、向光性、向阔性等行为心理驱使下,往往辩不清方向,失去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产生聚集现象发生人员的拥挤、践踏、造成人为堵塞消防安全疏散通道,从而造成更大的伤亡 。 (三)管理因素造成的火灾危险性 1、消防系统“短斤缺两”。现代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完备,发生初期火灾一般都能被自动喷水系统所扑灭。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主要立足于大楼内自动消防系统的自防自救,但由于认识、资金等原因,各地已建成的高层建筑,满足或基本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