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3 扩散工艺3.6.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3 扩散工艺3.6

§3.7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 一.工艺控制 二.质量检测 1 一.工艺控制 污染控制:颗粒、有机物、薄膜、金属离子 污染来源:操作者,清洗过程,高温处理,工具 参量控制:温度,时间,气体流量(影响最大?) 1.温度控制:源温、硅片温度、升温降温、测温 2.时 间:进舟出舟自动化,试片 3.气体流量:流量稳定,可重复性,假片 假片和试片 假 试 假 片 片 片 假 正 假 片 片 片 二.质量检测 1. 质检项目 2. 结深测量 3. 扩展电阻法 4. 方块电阻测量 1.扩散工艺质量检测项目 2. 结深测量 3.扩展电阻法 叙述其他策略 列出每项的优势和劣势 叙述每项所需的消耗 4. 方块电阻测量 为了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测试中应注意 (1)四根探针必须保持高低相同,在同意 铅平面内,彼此平行且间距相等;(2 )探 针要有一定的尖度,与样品有良好的接触; (3 )为了满足小注入和弱电场的测试条件, 通过探针的电流不宜过大,2mA,这样可 避免焦耳热的影响和少子注入被电场扫过 样品引起测量误差;(4 )测量时应取正\反 两个方向测量,然后取其平均值,以减少 测量误差。 三、质量分析 1.常见表面质量问题:  (1)表面合金点和破坏点: 扩散后的硅片表面上有时会有一层白雾 状东西或者小的突起,在显微镜下观察, 前者是一些黑色的小圆点,后者是一些 小突起,在小突起地方,还能看到一圈 一圈的干涉条纹。  那些小圆点称为合金点,突起部分称 为破坏点,产生的原因有些不同:前者 是由于有过多的杂质原子堆积在一起与 硅片生成合金点,是一种玻璃体结构; 后者是由于在扩散过程中,由于光刻腐 蚀不当,硅片表面有缺陷,硅片上有水 迹和玷污,工作室内湿度太大或者杂质 源变质等原因。  (2 )表面玻璃层  硼和磷扩散后,往往在表面形成一层硼硅玻璃 层和磷硅玻璃层。这是由于温度过高或扩散时 间过长造成的。此玻璃层给下一道光刻工序带 来了困难。因为表面这个玻璃层,会与光刻胶 粘附力下降,刻蚀时会造成钻蚀或浮胶。因此, 在扩散时应尽量减少这一层玻璃层。解决办法 是严格控制好扩散温度和时间以及气体流量。  (3 )白雾 扩散以后要求硅片光亮,然而,有时侯 会发现白雾。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液态 源磷扩散。因为磷扩散时杂质浓度过高 及石英管中存在偏磷酸,在扩散时会有 大量烟雾喷射到硅片表面,在快速冷却 过程中,就产生了白雾。这些白雾使得 光刻胶和硅片粘附不好,同样会产生浮 胶或钻蚀现象。解决的办法是控制好扩 散温度,不要扩散的太浓,冷却时要慢。  (4 )其它:  表面凸起物;表面氧化层颜色不一致; 硅片表面滑移线或硅片弯曲;硅片表面 划伤,边缘缺损,或硅片开裂等。 表面不良的影响:  (1)合金点引起加速扩散而导致结面不 平整,使PN结低击穿或“分段击穿”; (2) 由于合金点处不容易生长氧化膜而形 成氧化层针孔;  (3 )表面白雾和合金点都会使硅片表面 与光刻胶的粘润性变差,影响光刻质量。 2 .漏电电流大:表面沾污引起的表面漏 电;氧化层的缺陷破坏了氧化层在杂质 扩散时的掩蔽作用和氧化层在电路中的 绝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