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仔猪副伤寒症状图谱慢性
仔猪副伤寒症状图谱慢性;概 述 仔猪副伤寒 (Swine paratyphoid)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致病性细菌引起仔猪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大多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多为隐性带菌。我国各地的猪场及养猪单位都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环境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经常有本病发生,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病 原 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变种、猪伤寒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变种、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及都柏林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引起,引起猪沙门氏菌病的沙门氏菌血清型相当复杂。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根据O(菌体)抗原、H(鞭毛)抗原、和表面抗原(荚膜抗原称Vi抗原)的不同,分为许多血清群和血清型。沙门氏菌有51个O群,58种O抗原,63种H抗原。现已有250多种血清型,我国已发现200多种血清型。 本属细菌是直杆菌,菌体大小为0.6~0.7μm×2~3μm,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有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培养24h,长成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稍隆起、湿润的小菌落。在S.S培养基上呈无色菌落。在肉汤培养中呈均匀混浊,培养长时可形成沉淀和菌膜。大部分细菌能利用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产酸产气,不分解乳糖和蔗糖,不凝固牛乳,不产生靛基质。 沙门氏菌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强,干燥和冷冻对细菌无多大影响。干燥的环境中经4个月不死。在污染的水中能生存4个月以上,在粪便和土壤中能生存10个月。在10%~19%的氯化钠的腌肉中75天不死。在牛奶等食品中,不但能存活而且还能繁殖。对某些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直射阳光能迅速杀死,加热到60℃经20min可杀死,煮沸立即死亡。但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肠炎沙门氏菌能形成耐热的毒素,加热到75℃经1h不被破坏,所以含菌的猪肉,如不充分煮熟,常会引起人的食物中毒。一般兽医上常用的消毒药均可很快杀死本菌。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本属细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有抗药性,对庆大霉素、喹诺酮类药物敏感,但在实际治疗中,最好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能选用最敏感的药物。;流行病学 病猪及某些健康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来源。病原菌存在于肠道中,通过粪尿不断排泄到外界环境中,污染饲料、饮水、猪圈、食槽及周围环境,经过消化道感染健康猪,使之发病。还有的少数可通过带菌母体子宫内感染或脐带感染。有人认为鼠类可以传播本病。 沙门氏菌有时存在于健康猪肠道内、淋巴组织和胆囊中,而不引起发病。但当饲养管理不当,及各种不良因素使猪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就能迅速繁殖,引起内源性感染。由于细菌通过易感猪体毒力增强,而扩大传染,结果使其他易感猪发病,引起流行。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气候寒冷多变时节发生最多。据我们对142例统计,主要发生于12月及次年1~2月。仔猪饲养管理不当,圈舍潮湿,拥挤,缺乏运动,饲料单纯,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或品质不良,骤然更换饲料,气候突变,长途运输等等都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当然,带菌猪的存在,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更有利于本病传播和造成流行。我们也曾见到,似无不良诱因时,也引起慢性发生的病例。 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猪,特别是1~3月龄(体重10~15kg左右)的猪发病较多,常呈散发性,有时呈地方性流行。但在不利因素作用下,有时可引起很大的损失。我们曾在京郊两个农场观察到:一个农场因饲料突变和卫生条件差引起一次流行死亡107头,死亡率达50%,另一个新建农场因猪源缺乏,从江西等地购买,经长途运输到京,由于猪舍、饲料均较差,加之运到场后管理不当,引起发病流行,768头仔猪中死亡314头,死亡率达41%,而且绵延不断,持续1.5~2个月之久,虽经采取较多防治措施,常不能终止其流行,损失较大。 猪副伤寒带菌猪较普遍,病原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中,因此,有些地区本病长期存在,时而暴发,时而暂停,几乎每年所生小猪都有一部分发生,构成本病的常在性。当有些传染病发生时,常有副伤寒的继发或合并发生,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临床症状 1.急性(败血型) 发病初期多为急性经过,病猪体温升高到41℃左右,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萎靡,喜藏于垫草内,寒战。常互相挤压、堆叠在一起,有的达3~4层;鼻盘发干,眼结膜发红,有黏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有时不见腹泻。在发病的2~3天,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紫色斑。此时病猪迅速衰竭,行走不稳,弓背弯腰,毛焦肷吊,呼吸困难,衰竭而死亡,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最新整理】中暑.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中心静脉置管护理.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中枢兴奋药.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中桥开工报告.doc
- 【2018年最新整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保护.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中毒.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中暑急救措施PPT.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中橙品牌营销战略建议书.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中植集团项目建议书.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以物易物活动策划书.doc
- 【2018年最新整理】以现代农业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doc
- 【2018年最新整理】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毕业论文.doc
- 【2018年最新整理】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仪器分析期考重点前十章.ppt
- 【2018年最新整理】仪征市真州镇站前区曹山区域工程专项规划.doc
- 【2018年最新整理】仪器采购可行性评估报告.docx
- 【2018年最新整理】亿源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项目建议书.doc
- 【2018年最新整理】仪征贵飞化工有限公司碳九树脂加氢项目可研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