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3.3.1(一)文学、文化常识识记课件.pptVIP

天津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3.3.1(一)文学、文化常识识记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3.3.1(一)文学、文化常识识记课件

* -2- [导语]天津高考2014年、2016年、2017年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考查内容重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也涉及教材中相关文学形象的考查。 -*- 1 2 3 1.(2017·天津高考)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B项,“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1 2 3 2.(2016·天津高考)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束发:代指成童,即十五岁以上的男孩。豆蔻:少女十三四岁。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知命:指人五十岁。不惑:指人四十岁。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 2 3 3.(2014·天津高考)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A.①韩愈  ②班固  ③屈原 ④苏轼 B.①韩愈  ②司马迁 ③屈原 ④李清照 C.①欧阳修 ②司马迁 ③贾谊 ④苏轼 D.①欧阳修 ②班固  ③贾谊 ④李清照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①“金石文章”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空八代”源自苏轼对韩愈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②“幽而发愤著成信史”指司马迁著《史记》;③“招魂”“九歌”都是屈原的作品名;④“词苑”“盛开一枝女儿花”指的是李清照,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解答此类题可用排除法,如确定②为司马迁,即可排除A、D两项;确定③为屈原,即可排除C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例题 (2017·南开区二模)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是农历“丁酉”年,“丁酉”年为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丁酉”年之后,2018年为“丁戌”年。 B.“名讳”,旧指尊长或所尊敬之人的名字,旧时生前曰名,死后曰讳。分用义异;合用义同名字,但含有敬意。 C.“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D.苏武“持节”赴匈奴,“节”是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A 解析:2018年为戊戌年。 -*- 满分诀要 结合课文 分类记忆 高考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以高中教材中出现的文学、文化常识为主。重点篇目的课下注释,“名著导读”介绍的重要篇目,都要重点掌握。对于课文中的注释,可以采用分类的方法积累、记忆。 -*- 对点训练 1.(2017·红桥区八校4月联考)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是阴历中“年”的开始,古人又称为“元日”“元正”等。春节和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不一定是同时的。 B.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古人写此节的诗词很多,例如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寒食节要禁烟火,以纪念介子推。唐代诗人韩翃的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写的就是寒食节的情景。 D.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天气转暖,李清照形容它“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李清照诗句写的不是清明节。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离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B.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以湘西的风土人情为背景,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边城》就是其中的一部。 C.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高老头》《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依次是塞万提斯、雨果和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